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银行发放专用金卡意欲何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00:00 东南早报

  □山东青岛孙凤忠

  对于银行此项业务,社会学家认为“纯属助长特权意识、强化等级观念”、“对普通银行账户区别对待、人为制造不公平”,却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官员针锋相对表示赞赏,认为银行此举是“从公务员开始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或“可完善公务员保障体系”,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公务员的腐败行为”。

  客观地讲,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推出什么业务当然是银行的权利。况且即使外人说三道四,也大抵影响不到其最终决策。但现下,将此事定性为“银行出于业务创新需要推出新业务”未免失之简单。要想以此试图阻断社会上的争论,恐怕也不现实。

  笔者以为,既然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祭出“从公务员开始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以及“防止腐败”的堂皇理由为之辩解,我们的探讨不妨就从这一点开始。探讨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则新闻报道,一是,今年2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部分省份的官员赖账动辄达数千万元,最要命的是,赖账的官员遍及全国各盛市、自治区,几成普遍现象。二是2004年2月15日《四川日报》报道:近年来,崇州市先后有78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别在14个信用社借款311.9万元,累计结欠利息109.8万元,有的公务员在多个信用社借款,借多笔款,逾期借款时间最长达17年。因此,银行此举究竟意欲何为,就很值得商榷。

  这边是有关方面对公务员“老赖”殚精竭虑地追讨,连纪委、监察、组织部门等政府机关都动用起来,甚至不惜采用组织手段进行清欠;那边却是无需任何担保和抵押就仅凭公务员的个人“信用”贷出巨额款项,这让人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个悖论。

  银行对其他身份的贷款人资格、所贷资金使用去向等方面的审查,往往能细致到苛刻的地步,可对公务员贷款却可以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怎能不加重人们对银行刻意将不同用户划分三六九等的疑虑?事实上,银行这种做法,是对普通用户的歧视这个帽子恐怕是扣定了,这种歧视可以说是存在于其骨子里的,只不过以这种方式充分暴露出来而已。至于所谓“防止腐败”的观点更是极其荒谬,这说明其只看到了表象,却认识不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这种等级分明的强烈刺激之下,试想,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甚至买官卖官等腐败行为又该如何禁绝?同时,又该如何排除部分公务员为了适应此“理财套餐”,而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原始存款额度呢?有鉴于此,笔者以为,有关方面对此事进行调查时,有些问题不可不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