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折服他拷问自己的勇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02:00 人民网-华东新闻

  “巴金先生的《随想录》,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文革’那段历史,同时我也折服巴老拷问自己的勇气”

  10月17日晚,华东师范大学的BBS“五社论坛”和“师苑贤亭”分别公布了噩耗,跟贴者众,悼词不断。

  “非常非常难过。”校园林荫道上,两位抱着厚厚几本巴金作品集的女生说。“我小学就读过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它让我开始喜欢文学。”小蒋同学说,“选择历史专业以后,我开始读巴金先生《随想录》。我折服于巴老拷问自己的勇气。对我来说,它既是学习参考书,也是一本人生指导书。”

  小傅同学一大早就赶到图书馆借阅巴金著作。“惭愧,作为文科生,我一直没有认真读过。读他的作品,也是缅怀他的一种方式吧1

  “就像巴金先生所说,‘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到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中文系小管说,“巴金作品让我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和魔力。他一直是我的‘偶像’,我心里的‘灯光’。知道他去世后,我都懵了,连夜在网上搜寻他的资料和作品,在我的主页上做了纪念专题,题目就叫‘他走了,灯还亮着’。在浮躁的现实,能够像先生这样用心写作、真诚做人的不多了。希望先生的精神还能影响和鼓舞更多人。”

  10月18日中午,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里,举行了中文系组织、全校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的“巴金先生追思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师生们久久不愿散去。

  “巴金先生是中国‘文化良知’的守护者。”华师大中文系博导吴俊说。“如果说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的脊梁,那么巴金先生就是中国文坛的良心。”传播学院林伟民教授如是说。

  两位教授不约而同表示,对中国文坛来说,在施蛰存先生和冰心先生逝世后,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由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的全部创作历程的巴金先生的辞世,使中国文坛失去了最后一位现当代文学真正意义上的大师。

  “他在晚年提出‘讲真话’的原则,更体现了他高贵的人格和知识分子的良知。他无所畏惧讲真话的精神,时刻鞭策着我们。”林教授说。

  《华东新闻》(2005年10月21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