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0:16 人民网

  New Page 1

  10月21日,全国优秀博士后表彰暨博士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旨在隆重纪念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20周年,宣传表彰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明确今后博士后事业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博士后制度。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这项事业蒸蒸日上。

  ■博士后制度:我国博士后制度是通过在一些科研环境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吸纳优秀博士毕业生进站,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承担科研项目,独立开展二至四年的科学研究,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加速成长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博士后研究人员是国家正式职工,但不占用设站单位人事编制,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后,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单位。国家和设站单位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和科研经费,国家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企业,经批准可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博士后研究人员:经批准并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注册,在流动站或工作站里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员。

  博士后缘何扎根中国

  博士后制度,是“二战”后逐渐成熟的一种造就优秀专业人才的制度,是在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置一些不固定的职位,挑选一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从事一个阶段的研究工作,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员。

  中国引进这一制度起于改革开放初。1978年,我国决定大量选派学者和学生出国深造。而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美国一流大学的物理系里中国正式派出的研究生竟无一人,李政道先生提出他愿意提供协助,可先从物理界开始,然后再推动其他科技项目。1980年,李先生正式向中方提出实施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之后,CUSPEA项目每年都选送百名左右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自1984年起,越来越多的CUSPEA项目学生学成回国。这批学生如何使用和培养,是个难题。

  同时,由于博士后是从老师指导到独立工作的一个过程,但有无独立工作的能力需经考察。CUSPEA项目学生素质一流,其中可能有1/10是超等的,可以成为自己找新方向、带领别人前进的科技带头人,但要选出这1/10的人才并不易。博士后流动站,可以提供一条甄别的路径。

  因此,李政道先生建议,可先在国内某些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条件较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试点,选拔一些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到这里从事一定时期的科研工作,身份上不属于单位编制内的正式职工,在其获得固定工作岗位前处于流动状态。

  研究单位可通过流动站选人,造成竞争,使人才有所用。相异于传统的适应期做法只能延迟分配、不能保证流动,设立流动站可以保证流动。为设立流动站,要精选科技单位设立流动站,规定每站约5—20人,期限两年,站员两年后一定要离开,到其他站或单位去,但站员名额必须保留,以保证流动。有了这个组织,人才就能够有效流动起来。

  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李政道先生时提出,“我们现在对回来的人不晓得怎样用,这个方法很好,我赞成。”“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成百上千的流动站成为制度,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由此,1985年7月,在国务院下发通知后,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全文

  高级人才育用的“制度特区”

  诺贝尔奖获得者两次建议邓小平实行博士后制度

  对新中国而言,“博士后”的的确确称得上是个“舶来品”。那个年代,当博士还奇货可居时,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博士后俨然一个“天外来客”。

  十年“文革”,百废待兴。高级专业人才断层严重,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初,人才流动难、学科交叉难、近亲繁殖多等弊端又渐出水面———中国高级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羁绊重重。

  另一方面,随着“海归”博士和本土博士数量与日俱增,如何有效使用这个“宝库”,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学科领域带头人,也亟待探索。

  由此,博士后制度呼之欲出。1983年至198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两次致信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他的建议,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

  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政道,并仔细听取其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方案,当即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他还对实施博士后制度的目的、意义、发展方向以及具体措施等作了明确指示。次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的方案———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从此,中国的博士后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这项全新制度无疑为高级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开辟了一块“制度特区”。打破常规、政策优惠是“特区”的鲜明特征。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占用设站单位人事编制,由国家和单位提供一定的生活、科研费用,通过两到四年科研工作锻炼,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科研经费、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职称评定、家属随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让众多博士后研究人员倍感温暖。

  博士后制度从萌生到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是一个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的新方法,这个方法很好。”“要建立成百上千的流动站。”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为博士后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重要保证。江泽民同志也非常关心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亲自为博士后制度10周年题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要求健全完善博士后制度,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载心血结出累累硕果

  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逾3.2万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逾1.2万人

  20载风雨,承载着奋斗者的几多心血。

  中国博士后事业20年走过的坚实足迹清晰地表明,实施博士后制度对吸引、培养和使用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比较完备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和灵活运行机制。我国博士后制度结合了我国国情,形成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套管理体制,开辟了高级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的一条‘绿色通道’。”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徐颂陶说。

  ———形成了学科专业较齐全、部门和地区分布较广泛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体系。自1985年在中科院和北大、清华、复旦首批设立流动站以来,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地,设站单位迅速扩展。目前,全国29个盛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流动站。

  1994年上海宝钢集团首批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创了我国企业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先河。如今,博士后制度已深入到国家的重要领域,遍及教育、科研、国防、部队、金融等系统。

  ———培养造就出一支年轻富有活力的博士后人才群体。20年来,一批年轻富有活力的博士后人才群体渐成气候: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中科院的欧阳钟灿、北大的文兰等7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已荣升院士。现在,平均年龄仅31岁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已成为设站单位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骨干力量。

  ———加强了科研力量,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据统计,博士后研究人员平均每人承担3项研究项目,其中国家级研究项目占37.3%,平均每人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

  如今,全国343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136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6个一级学科;在企业中建立了10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现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逾3.2万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逾1.2万人。博士后工作已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十一五”规划绘就崭新蓝图

  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将达8000人,博士后站总数增长三到五成

  步入21世纪,中国的博士后事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博士后事业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博士后制度不够完善,学科、地区发展不平衡,资金状况仍然紧张,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需要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使用环境;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博士后制度如何激发活力、再登高处?正在紧张制定中的博士后工作“十一五”规划,为国人描绘了一幅崭新的蓝图。

  “健全完善制度、稳步扩大规模、注重提高质量、造就创新人才。”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说,这将是博士后制度在“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线。

  在确保质量同时稳步扩大招收数量和设站规模,将是“十一五”期间一个大动作。可以预计的是,到2010年,全国每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将达到8000人左右,其中企业博士后年招收人数将大幅增长;到2010年,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比2005年底增长30%左右;科研工作站总数比2005年底增长50%左右。

  同时,“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着力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人均成果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此外,新规划还特别强调要健全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对博士后事业的投入。这就意味着,国家、地区、部门和设站单位都要加大投入力度,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博士后事业。业内人士预期,“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博士后事业的总投入比“十五”期间将有较大增加。

  壮美的蓝图,需要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实现。加大投入,实施“国家特别资助计划”;严把博士后质量关,不合格的博士后站限期整改,直至撤消;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中国的博士后事业正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挑战。全文

  人物:欧阳钟灿:中国博士后首位院士宋永华:从清华博士后到“皇家院士”

  图说:博士后二十年十大亮点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1984年5月2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李政道先生。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1985年7月,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正式实施。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1986年1月,留学瑞士的博士洪志良(前排左一)进入复旦大学电子学与通信专业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成为我国第一个正式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1987年,在费孝通建议下,北大开始进行社会学流动站试点。1992年,国家正式在社会科学领域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图为费孝通与博士后研究人员座谈。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1990年5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成立,对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科研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1993年6月26日,“中国博士后首届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1995年10月,在我国博士后制度实行10周年之际,在北京召开了庆祝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10周年大会,江泽民在博士后制度实施10周年之际题词。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1997年,企业博士后工作继1994年在上海宝钢试点后,在全国正式全面展开。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SPLIT])

  2001年4月,全国博士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

特别关注:博士后,今年二十岁!

  2005年1月,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联合下发通知,对2002年以前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全面评估,标志着我国博士后管理工作步入了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1日 第十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