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一个中国战地记者眼中的中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0:24 新京报 | ||
《和沙龙做邻居》刘洪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9月版定价:32.00元 说实在的,对《和沙龙做邻居》这本书进行批评总有一种心虚的感觉。这本书是新华社驻以色列记者刘洪在以巴冲突前线的见闻集锦,作者身处险地,时时面临死亡的威胁, 他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的经历汇集成书;而我却安全地坐在电脑前,对这本书指手画脚,似乎有些“不够意思”。然而,我相信在写书评这件事上,还有另一种道德在起作用。无论一本书的作者是谁,他在怎样的良心和勇气的驱使下,用了怎样的力气写完了一本书,写书评的人都会把这本书本身的质量当做第一位的标准。写了这些,我才能开始动笔评价这本透着硝烟和鲜血味道的书。首先还是老套子———这本书确实有很多优点。罗伯特·卡帕说过:“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战场不够近”。本书作者刘洪身处以巴冲突的战场,曾经和阿拉法特共进过午餐,曾经拍摄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青年的冲突,曾经多次走访人体炸弹爆炸现场,甚至曾经被误当做恐怖分子嫌疑人,而被以色列特工“护送”。作者的亲身经历使书中有很多清晰、有趣的细节。 长期身处前线使作者对军事问题颇有研究,不但书中出现的军事类错误不多,而且还时时能有一些关于兵器的描写。对这些描写,我不知该兴奋还是该害怕,不过应当承认,所有关于战争和不幸事件的报道都会有这种效果。最“牛”的是作者探访以色列监狱的见闻,那些“未遂肉弹”们藏匿手机的描写确实让人惊心动魄。 应当说,新华社记者写的书这些年来一直在进步,越来越摆脱了刻板的观察模式,能够挖掘出有趣的细节。作者的立场也值得肯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以巴双方的处境。然而,这本书仍然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悬浮感”,我们看不到一个水泥浇铸般坚实、清晰的作者形象,新华社工作者的影子倒是若隐若现。 书的语言风格也有让我不欣赏的地方。我更喜欢另一记者西德尼·H·香伯格关于1973年美军轰炸柬埔寨乃良村的报道:“一个女人的头皮在草丛里飘荡。 这边有一个血淋淋的枕头,那边带刺的铁丝网上挂了一块围裙。这片棕色的土地上血流成河。一双婴儿的塑料凉鞋混杂在一些没有爆炸的军用炮弹中间。” 相比起来,我觉得《和沙龙做邻居》一书作者的文字不够干净,感情色彩太浓。这并不是说记者写书不能具有文学色彩,然而文学色彩明显不是本书作者所擅长的,还不如简洁的新闻体写得漂亮。 总的来说,《和沙龙做邻居》一书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题材上,作者的经历令人佩服,其勇气令人赞赏。然而我并不愿意把这本书当做永久收藏,国内记者显然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 □本报书评人刘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