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限制文物遗址主动性发掘无“解禁”时间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15:11 华夏经纬网

  新华网西安10月21日电 记者 刘喜梅谷欣容战艳

  在西安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对新华社记者说,由于目前技术手段达不到考古发掘的要求,中国对文物遗址的主动性发掘限制没有“解禁”时间表。

  “现有的技术手段不能对很多发掘的出土文物进行有效保护,而这些技术难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肆意对文物遗址进行不理智发掘只能使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毁于我们手中。”张柏说。

  洁白光滑的象牙制品出土不到两小时变成了暗色粉末状,数百年前墓葬中出土的柔软亮艳的丝绸逐渐变得僵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毁于旦夕,文物保护者们心痛不已却无能为力。

  “我们一直以来都很欢迎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进入中国的文物保护领域,但是即便是美、德这些发达国家,也无法提供很好的办法来帮助解决我们考古发掘中遇到的难题。”张柏说。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国90%以上文物遗址保护资金投入被动发掘,也就是说盗墓者破坏、自然灾害损毁、工程建设中意外发现等情况下才允许对遗址进行发掘。此外还有很少一部分为学术课题研究进行主动发掘。大部分中国人对于沉睡地下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祖先遗产”充满了好奇,希望遗址主动发掘后“向世人展示”。但中国的文物保护部门从未对此“松口”,也从未放松对各地发掘活动的监督。“我们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因为我们知道,不管是主动挖掘还是被动挖掘,都意味着对文物遗址的破坏。”

  这个观点逐步得到了中国老百姓和地方政府的理解以及支持。“我们渴望看到秦陵地宫是否如电影中描述得那么神奇壮美,但是我们不希望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沦落为历史的‘败家子’。”来自西安的一位地方官员说。虽然主管方限制文物遗址的主动性发掘,但由于盗墓活动频繁和经济建设速度加快,中国各地的文物遗址仍不断“暴露”。如何加强大量出土文物乃至遗址本身的保护,都需要更多新技术的介入。

  “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延长文物寿命,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已经取得一些效果,也给世界文物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张柏说,“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也许200年后,也许300年后,我们的子孙能解决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给历史,给社会,给老祖先一个交代。”(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