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向历史索求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08:59 人民网-江南时报

  编辑同志:

  近日来,由季士家研究员的《南京应改称为“十二朝都会”》这篇文章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也算激烈的波澜。从高校教授,到考古专家,从新闻记者到普通市民,足见人们对南京———这座的确与历史有着深厚不解之缘的古城的关心。关注的目光是同一个焦点,但观点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想必季先生做出这篇文章也花了不少功夫,作为学术劳动成果理应尊重。但是,南京是否就应该从此冠以“十二朝都会”的名号呢?然而,不管十朝、十二朝,中国历史一向战乱频仍,诸侯争霸不止,政权更换不休。对历史的钩沉无可非议,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几千年的遗产,我们未完成的、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然而,是否因为几个朝代在这里驻足的问题就给南京改名号?是否有必要改?即使改,改的意义是什么?在大家似乎还有升温势头的争论中,是否应该留一点时间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在向历史索求什么?

  倘若试图以悠久历史的冠名为城市增色,中国的历史是如此卷帙浩繁、悠久深邃,对历史的发掘我们总是不断有新的发现,南京、北京、西安、开封、洛阳等等,我们的古都如数家珍,是否每一次新的发现就要有一次新的命名?我不怀疑季先生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即使命名,也必须要有充足的历史价值与可行的现实意义,而这个问题不是一蹴而就搞得明白的,所以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说到今人与历史的问题,我不由想到近日同样很流行的成龙的新片《神话》,与90年代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情节和内蕴都颇为相似,都是借助美丽的历史爱情在现代的破灭,反映今人的贪婪与野心的,不管是民国时代的古董贩子,还是新世纪科技时代的考古教授,历史的终极发现是他们的野心,企图将文物与历史变成据为己有的工具与手段,一个为金钱的攫取,一个为学术的成名。他们都成功了,也都是失败了!凡是想利用古人的人最终还是在古人的智慧中自我毁灭,他们想把历史据为己有,最终只能葬身在历史的墓穴中。两部影片相同的内核在每次不同的演绎中,都能都唤起大众的共鸣,或许昭示着一种趋势,面对历史,一种古老的朴素的东西正在唤醒我们的某些记忆,我们离自己的家园走得太远了,越来越远,以至于我们找不到方向,失去了自知,直到有一天,突然醒悟,却发现自己的坟墓就是梦想终结的尽头,这是今人的财富与眼泪,对于历史,我们要多一些学习、借鉴,多一些思考、启示,而不是利用。

  当然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与“十二朝”的争论已扯得太远。只是最近社会各界关于“历史”的东西太多,总免不了浮想联翩。正如有人说,六朝古都已经是南京的金字招牌,明孝陵、古城墙作为旅游宝殿已给我们造福颇多。作为后人,不能老想着靠祖先的伟业过日子,今人喜欢因历史而骄傲,历史中又能看出我们的渺小。这片圣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史源远流长,时下南京已非昔日金陵,南京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祖先们已经做出了他们的贡献,剩下的建设应该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打天下了。

  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吕小焕

  《江南时报》(2005年10月23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