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京华烟云》又俗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08:59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本周三,观众期待已久的年度大戏新版《京华烟云》终于在CCTV-1黄金时间隆重播出。由于有林语堂原著压阵,再加上当年赵雅芝主演的旧版《京华烟云》的影响力,短短几天内,新版《京华烟云》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近期内地荧屏最火热的电视剧。不少观众认为该剧总体来讲是部佳剧,对女主角赵薇的演技也认可,但普遍认为其“剧情改动过大,不尊重原著”。昨日,记者采访了该剧导演张子恩和编剧张永琛。

  ■突出民族精神和京味文化

  该剧导演张子恩告诉记者,内地版《京华烟云》主要突出的是民族精神和京味文化。原著中关于甲骨文的描述在该剧中进行了发扬,成为剧中的一个“象征”。他说:“民族精神主要通过陈宝国扮演的姚思安体现出来。他在原著中着墨不多,但在电视剧中却是分量仅次于姚木兰的人物。剧中的姚思安是一位研究甲骨文的国学家,在日本人占领北京城时,为了不让甲骨文落入日本人的手中,他放火烧家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后他的子女也受其影响投入到抗日浪潮中。这是这次改编的点睛之笔,传达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念,使整个作品展现出与以往影视剧所不同的文化精神,同时也是符合林语堂创作该书的原旨的。”

  张子恩表示,《京华烟云》展示20世纪30年代老北京的人物及民俗风情,为了在剧中突出体现文学韵味,创作时特意聘请了通晓京味文化的杨晓雄、郑万隆、邹静之等编剧,“文化感主要通过道具来体现,比如:自行车,剧中牛怀玉每次出场总骑一辆自行车。这是为了表现他的社会地位,在那个年代有自行车就像现代人有奔驰、宝马一样。此外,穿旗袍、打电报、念郭沫若的诗等。而市场上卖的风筝、泥人、冰糖葫芦、马车都是京味文化的代表”。张子恩特别希望观众欣赏电视剧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林语堂名著所隐含的“浮生若梦”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

  ■移花接木使情节更加紧凑

  有观众质疑:“该剧中除了角色的名字不变,人物关系、事情发展的顺序都与原著不同。姚木兰顶替妹妹出嫁,姚莫愁被强暴,曾孙亚有私生子等情节原著中没有;原著中林语堂细致地刻画了木兰的成长侧影,勾画出木兰独特的男儿气质。姚木兰幼年的经历是对于她以后的婚姻、命运都是不可忽视的铺垫,而电视剧中却草草一笔带过。”

  对此,该剧的编剧张永琛表示,他确实对原著做了“大手术”:“对原著进行‘掐头、改尾’,原著主线是三大家族,还有许多旁枝副线,人物关系结构过于繁杂众多,为了便于观众欣赏,改编中将人物进行大量的删减、合并和移植。比如:原著中姚木兰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改编后保留了弟弟这个人物,将发生在哥哥身上的事件搬到他的身上。剧情并没有编造的成分,故事素材全部是原著中的。原著故事从1900年至1938年,近40年的跨度,作为电视剧可能拖沓和缓慢,改编时将故事设定在1926年到1938年,使事件更紧凑,同时也呈现为近代装束而不是清装剧。”张永琛表示,将姚木兰小时候的“逃难”、“被曾家解救”等情节化成背景戏,确实会削弱林语堂先生原著的厚重和分量,但是按照原著的结构顺序走,不仅会增加拍摄难度,也会使戏剧冲突减弱,而用姚木兰、姚莫愁和孙曼妮、牛素云几个人的婚姻矛盾来开篇更能抓住观众。

  ■女主角加戏扩大戏剧冲突

  全剧的核心人物就是女主角姚木兰,这个人物的塑造对该剧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观众认为,编剧将姚木兰的情感命运改编得过于“苦”。“原著中姚木兰嫁给曾孙亚后,公婆喜欢,夫妻恩爱。而改编后姚木兰得不到丈夫的爱,丈夫在外面搞第三者,她还委曲求全给丈夫带私生子。”

  张永琛表示,如此改编是为了体现姚木兰的成长,希望通过这个人物传达一种思想:“一个好女人是男人成长的学校。”张永琛认为姚木兰作为全剧中心人物,原著中所提供的戏剧冲突并不够。“对于一部四十集大戏的女主角来说,她的命运缺少大的坎坷和波澜。姚木兰缺少真正的痛苦。改编时,我为姚木兰加了一些戏,通过细节的描写表达出她的宽容、坚韧和柔美。强化了姚木兰与曾孙亚这对夫妻的错位,改编成姚木兰本来是许配给孔立夫的,而妹妹莫愁是许配给曾孙亚。这两对年轻人都情投意合,都在憧憬期待着完美的婚姻。但被父母乱点了鸳鸯谱,导致终生的婚姻悲苦。这样改,原著中的人物关系并没有改变,但人物之间的矛盾可以冲突起来,更重要的是人物内心的痛苦得以表现。”

  赵楠楠

  《江南时报》(2005年10月23日第二十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