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来为农民工养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09:52 中国青年报

  1.2亿的中国流动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而这些为数不多的参保者,也正纷纷退保。(本报10月22日报道)

  现有的“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而依靠土地养老已不现实,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让农民工“老有所养”,将是必然选择。

  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表述:“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看似简单的字句,落实到位并不容易。农民工退保事件,就是一个例证。

  之所以退保,对政策不了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费过高、缴纳期限过长、不能有效对接和转移等障碍,让农民工无法真正从中受益。养老保险是农民的“养命钱”,如果“保险”不保险,投保人享受不到好处,或者投保费用过高,遭冷遇也就在所难免。

  农民工退保,让我们看到现有养老保险制度所存在的种种缺陷,也提醒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们,出台一项政策,建立诸如社会保障体系、信用体系之类,究竟为了什么———不是为了看起来好看,说起来好听,方便自己总结工作或者向社会宣传,而是要实实在在地给百姓生活带来好处,给每一个人带来福祉。我们总在说以人为本,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高深的理念或冠冕堂皇的口号。一项政策,一个制度,是不是以人为本,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不是惠及绝大多数人。

  具体到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上,之所以设计这样一种制度,为的就是要让每个农民工都感受到自己的未来有所倚靠,小投入解决大问题。社会保障体系被称之为“安全网”,就因为它能帮助每个人解决“后顾之忧”,让公众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安全感———这种缘自个体的安全感,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安定。

  全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全面启动和推广,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目前全国有2.5亿民工,其中流动的在1.2亿以上。如果按照每人一年拥有2500元的养老保险金,则每年都要积累6250亿元,10年至少需要6万多亿元。

  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作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后遗症”,“农民工”的存在已有20年。他们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巨大,却没有享受到应得的福利,这是一笔欠账,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必须为和谐发展支付的成本。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要让农民工真正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中受益,除了对现有的保险制度、财政、税收等体制实施调整之外,还必须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打破现有的一些利益格局,重新配置公共资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