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小姐”温暖万千台胞心(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0:58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台湾有句俗语:人同根,语同根。台湾是中国人的地方,当人们踏上台湾的土地,看到的是中国字,听到的是汉语,吃的是中餐,喝的是乌龙茶,唱的是中国戏。两岸具有相同的文化,相同的习俗。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的关系,使两岸具有割裂不断的文化脐带。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纯粹的中国文化。 50多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被誉为沟通亲情、友情、乡情的“两岸心桥”,同时,也成为两岸同胞交流、沟通的一条文化纽带。 文/图 记者 赵琳琳 刘彦广 谢绮珊 25年前的一天,祖国大陆的声音第一次如此亲切、甜美地传入台湾同胞的耳中,祖国大陆广播历史上第一个主持人“徐曼小姐”成了海峡彼岸无数台湾听众的挚友,祖国大陆广播历史上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广播节目“空中之友”也成为海峡彼岸最“红火”的节目。随后,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为台湾听众们所熟悉的“明月”、“志耘”、“白鹭”、“江南”,到如今活跃在广播第一线的年轻主持人“齐莺”、“维扬”,从最初那弥漫着浓郁乡情的悄悄话、到如今风风火火的民歌排行榜、青春时尚节目,来自祖国大陆的声音总是如此吸引人、无比亲切。 50多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被誉为是沟通亲情、友情、乡情的“两岸心桥”。本报记者采访了工作在祖国大陆对台湾广播第一线的记者和主持人。 创立之初以新闻时评为主 1954年8月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正式创立。当时节目以新闻节目和时评为主,播出时间从最初的每天4个小时,发展到后来每天播出17个小时。 那时候,播音员除了要保护好嗓子做播音外,还要学会看罗马拼音字母,学会查阅《厦门音新字典》,把稿件改成闽南方言的词汇和标上字音。比如,由于闽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自行车要说成“脚踏车”、“铁马”;“乒乓球”要播成“桌球”,“窝心”的意思可不是贬义,而是“心里很舒服的意思”。为了播音能有台湾的乡音和乡味,从厦门专门调来了播音员加以培训,使她们能够用台湾闽南话标准地播音。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的一位负责人到山东调查,见到一位从台湾归来的退伍老兵。这个老兵说,“对台湾广播的节目有很多人听,可是,播音员们太严肃了,就像在训斥人,连女播音员们的播音口气也是居高临下的。”这位老兵建议说,广播应该委婉动听,“我在台湾时,有时不是为了听某个节目,而是为了听某个播音员美好的声音。”这位负责人一下被触动了,这位退伍老兵可能想不到,他的一席话使祖国大陆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 徐曼成大陆广播首位主持人 1980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决定,成立了包括徐乃文(徐曼)在内的五人特设小组,徐乃文因为甜美和富有亲和力的声音成为最佳的主持人人选。1981年元旦,祖国大陆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广播节目“空中之友”诞生。主持人用平实的语调,谈话的方式为台湾同胞服务,和他们交心,徐曼也成为祖国大陆广播历史上第一位节目主持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开播将近30年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了海峡彼岸,台湾同胞了解祖国大陆的重要渠道。许多每天收听广播的台湾听众还给编辑部写来了信,很诚恳地向编辑和播音员们提出他们的建议和希望。 滚动播出神六升空过程 2001年12月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了对台湾广播开办50年来的第一次岛内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在台湾有几十万听众,排在台湾地区以外广播媒体第二位,排在英国BBC(14.5万人)之前。而在包括台湾100多家注册的广播媒体在内的综合排名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听众规模名列第12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副主任梁继红说,神舟六号升空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早晨7时开始到晚上进行了实时报道,所属“你好台湾”网站也进行网上滚动播出。梁主任说,“网站滚动播出的同时,收到许多台湾网友的留言。驻台湾的记者刘聪玲、闻风从台北发回报道,台北市民说,台湾有很多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他们觉得“太棒了!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啊。” “您的广播给我一片乡情” 徐曼本身不叫徐曼而叫徐乃文。 年轻时的徐曼剪短头、圆圆脸,一笑起来就有两个醉人的小酒窝,不仅如此,她还有一把清新、甜美的嗓音。就是这样一个“秀气、踏实、敬业的女主持人,不但是祖国大陆广播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也成为台湾听众心目中永远的徐曼。”昨天,徐曼的老搭档、“空中之友”节目另一位年过7旬的编辑袁文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回忆起了她和徐曼并肩工作的岁月。 “台湾小妹”和“北京小妹” “‘空中之友’开播后20天就收到了听众来信,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听众开了一个30人的名单,让我和徐曼帮他找寻亲友。编辑部发动所有记者编辑帮忙,在地方对台办的帮助下,找到了大部分和这位台湾同胞失散多年的亲友。” 袁文芳回忆说,在那时的信件中,有一封写给徐曼的信尤为特别。这是个16岁的中学生,徐曼和我亲切地把她称作“台湾小妹”。1983年4月,她给“空中之友”写来一封信,谈到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她“听说,在大陆能够进入大学校门读书的都是高官的孩子,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读书的。”所以她想询问一下是不是这样。这封信在“空中之友”播出后,很快收到了听众的大量反馈。其中有一名21岁的北京姑娘李海澜的一封信,信里说“要回答关于台湾小妹的这个问题。”后来大家干脆就称呼李海澜为“北京小妹”。北京小妹在信里说,“台湾小妹,虽然我不晓得你的姓名,家住何处,但我知道你是个心地善良,关心祖国大陆发展的姑娘。在我的身边,很多同学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员,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们都考进了大学,我自己今年发挥得不好,所以没考上,但我相信,再努力一年,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大学生。” “北京小妹”的信在广播里播出后,立刻收到了来自海峡彼岸更多台湾同胞的来信,而“台湾小妹”和“北京小妹”成为了好朋友,她们在这广播的天地里谈天说地,甚至探讨古典文学《红楼梦》。 “徐曼小姐”是亲人是朋友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主持人,徐曼在台湾早已是闻名遐迩。袁文芳大姐说,那时候,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同胞返回大陆探亲时,往往需要说明探亲对象,很多在大陆已经没有亲人的老台胞们也希望能有机会到祖国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因此在说明亲友情况的时候,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说,“我在大陆有亲友”,“是谁啊?”对方问,“徐曼”。 1993年5月24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从启德机场起飞,大陆首批广播记者采访团7人开始了台湾之旅。这是“徐曼小姐”的第一次台湾之行。一个个电话打到徐曼下榻的饭店,一张张留条直接放到了饭店大堂。徐曼的听众们奔走相告,一股“徐曼热”遍及了宝岛台湾,席卷起层层同胞之情的热浪。 年近60岁的中学地理老师刘先生千方百计见到了徐曼,他喃喃自语地说,“好像做梦一样。”刘先生原本是青岛人,他少小离家来到台湾,骨肉分离40多年,他对徐曼说“是您的广播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使我能够熬下去,我大陆的亲人都不在了,只有您是我的亲人、朋友,还有就是一片乡情。” 台“粉丝”赠齐莺“台湾石” 青春在线是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在台湾青年人中最“火”的节目之一,每天都有一大批“粉丝”在电台网站的青春在线留言版上“跟帖”,主持人齐莺是个美丽时尚的女子。她说热心的台湾小听友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她享受着作为一个主持人的感动。而其中最难忘的一个故事,缘于一块酷似宝岛台湾的奇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好朋友们,与你们分享我的喜悦。我终于修满学分毕业了,我这个月底就要离开北京回台湾了,回台之前,还有一桩心愿未了,就是我想把‘台湾石’留在大陆。” 这位“想把台湾石留在大陆”的朋友,就是来自台湾的阿磊。阿磊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读在职研究生时,最喜欢到北京潘家园“淘宝”。在一次很随意的闲逛中,阿磊意外得到了一块“台湾石”。 齐莺说,“阿磊把那次淘宝形容成一次有缘分的闲逛,能够在那么多石头里发现这块石头,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块酷似宝岛的石头,是在某一个角度下才刚刚好能够看出来。”阿磊说他时常在想,很多人都从台湾的角度看台湾,但是作为一个台湾人,他特别想说的是,希望台湾人能够站在大陆的角度,站在整个全中国版图的角度,来看台湾,看法就会不一样。 因为这块石头太像家乡了,阿磊从此与它朝夕相伴,甚至“握着这石头睡觉,觉得这样离家近一些!”一眨眼,阿磊完成学业,就要启程返回台湾了。这时候,阿磊却忽然发现,他的家其实也在大陆。于是他决定把这块台湾石留在大陆的土地上。最终,阿磊决定,把“台湾石”赠送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的朋友们。他说,“这块石头应该也代表某种讯息,我希望能够借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这样讯息带回去给台湾甚至是所有的中国人。也希望更多的台湾朋友有机会来大陆,来北京。”(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