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喝稀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1:49 今晚报

  中国人喝粥由来已久,“黄帝始烹谷为粥”。古代治丧“三日不举火”,以粥志哀。再后来粥成了穷困的标志,穷人以粥节粮,官家以粥济贫。

  1955年我还上高中,粮食定量搞得人心惶惶。大家“敞开肚皮吃”惯了,突然有了定量,男生34斤,女生30斤。比起现在,这数字还真不少,一般人够吃。但是那时没有油水,蛋奶肉很少,干啃那三十几斤粮食,何况学生们正在长身体,整天蹦蹦跳跳,显得缺

口很大,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煞老子”。

  学校是传统的集体伙食,粮食部门把统销总数发给大伙房,伙房还不懂得把定量分给个人,吃大锅饭,想来想去只能多加大水分,中午吃干,早晚喝稀。第一次喝粥,空气紧张极了,校长坐镇伙房,班主任分兵把口。学生们一组围一圈儿,等不耐烦了就用筷子敲碗边儿,叮叮当当响成一片。粥盆来了,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勺把子,你推我搡,几乎打起架来。

  说起喝粥,还真有不少技术含量。开始小米粥汤汤水水,调皮学生编歌谣:“一组十个人,稀汤一大盆,米粒如星星,能够照见人。勺子搅三搅,盆里有涛声。”伙房听了不好意思,汤里添加了一些菜叶,显得黏糊起来。学生歌谣也做了修改:“一组十个人,米汤一大盆,米粒如星星,菜叶似彩云,天天云遮月,肚里起吼声。”

  伙房有伙房的招儿,学生有学生的办法,莘莘学子也会把聪明才智用在喝粥上面。起初饭碗是伙房发的,同一型号,一般大小,喝粥的能力主要表现在速度上。有的人怕烫,盛了汤心急火燎地等着,不住地用嘴吹。有的人不怕烫,嘴里烫出了燎泡在所不惜,只要能够多吃一点。一时间饭场上不见人说话,只闻嘴吸溜,一片响声如蚕食桑叶,水漫沙滩,风过林梢。转眼饭盆告罄,强者拍着肚皮打饱嗝儿,弱者伸着舌头舔碗边儿。

  继而学生们在饭碗上打主意,一盆粥约盛20碗,平均每人两碗,碗是伙房统一发的,中号。有人悄悄买了大号碗,喝完一碗再盛一碗,就是两大碗,慢的喝一中碗就没了。有人也开动脑筋,买了小一号的碗。小碗凉得快,喝了一碗还可从容地再盛一碗,两小碗的容量要超过一大碗。大碗喝完了,就只能用勺子刮盆底了。

  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伙房过节,让大家喝个汤饱吧,还特意加了些红枣、红豆,每组多给一盆。学生们山呼万岁,敞开肚皮喝呀,直喝到胃胀肚圆,稀粥的水平线浮高到了喉头,一低头就会溢出来,丢下东西也不敢猫腰去拾。饭后开娱乐晚会,台下都坐不住,排着队上厕所。校长明白了怎么回事,把伙房的头头叫来批评了一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