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中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5:28 人民网

  我的发言主要是介绍一些情况:

  关于水电建设的程序问题

  对于基本建设项目,国家几十部法律有相关的规定,各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审批程序,但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建设项目的法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国家在批准一个水电站,需要
一个多么复杂的程序。从每个移民开始,村、乡、县、地区、省、中央各部委、一直到国务院,要开多少个会议,盖多少个公章,发多少个文件。关于水电环评,从规划开始、预可、可研、环境影响报告书都要审查,还有水土保持、鱼类、文物古迹、各种保护区影响等等专题审查。这都是法律规定。

  我认为程序确实非常重要,需要不断完善,包括一些法规上的交叉,多个部门管一件事,程序上复杂,效率上低下,都是需要改革和改进的,但这都是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之内。出现多头管事不对,但都有法律依据的;

  现在认为水电决策的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也有不足,这制约了水电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关心民众利益、国家利益,就需要深入了解程序是如何设定,只有通过进一步立法和调整法律,来达到这一目的。如果有专家对现行的法律和程序并不关心,而是凭自己的想象来谈程序、公平,实际上是谋求程序之外的程序,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说,我没有同意修电站,他们就把电站修起来了。我觉得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上对国家建设也是有害的。

  一个大型项目建设必然会涉及一些利益的调整,拿一个教授的收入和工人兄弟的收入相比,很难讲如何公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我觉得怒江要发展经济,要开发怒江,国家

能源又如此的紧缺,北京有人反对,就不能开发,怒江人民完全是被动的,我觉得更不公平。

  其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在水电环境保护方面意见是基本一致,近两年,两个部门都对水电的环保和移民进行了多次的调研,相关的调研报告我参与了起草,对水电开发必要性的认识是基本一致。这些材料我这里也有。两家还联合出台了一些加强水电、风电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性文件。当然国家环保局同志很多,意见多种多样,但不能都代表环保总局的意见。所以,不能在媒体上形成政府对立的误导。

  其实,如果真想了解怒江水电规划和环评的情况,可以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等方面的渠道得到,在技术上我们也可以进行解释和研讨。

  一、从能源资源的特点看我国大力发展水电的必要性

  (一)我国能源资源概况

  我国的常规能源资源由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组成。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到2004年底,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6%,居第三位。储产比(R/P)为59年,远低于世界平均的164年。石油探明储量为2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居第十三位。储产比(R/P)为13.4年,低于世界平均的40.5年。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230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1.2%,居第十七位。储产比(R/P)为54.7年,低于世界平均的66.7年。根据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我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5.41亿kW,技术可开发电量2.47万亿kW.h;经济可开发装机4.02亿kW,经济可开发电量1.75万亿kW.h。居世界首位,可以永续利用。

  (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

  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情况,原煤产量为19.56亿吨,原油产量为1.75亿吨,天然气产量为415亿m3,年发电量21870亿kW.h,其中火电18073亿kW.h(消耗原煤9.59亿吨),一次能源生产合计(折标煤)18.46亿吨。

  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原煤18.7亿吨,原油3.2亿吨,天然气415亿m3,水电3280亿kW.h,核电501亿kW.h,合计(折标煤)19.86亿吨。我国2004年人均能源消费为1.5吨标煤,为世界2003年人均能源消费2.2吨标煤的68.2%,为美国2003年人均能源消费11.7吨标煤的12.8%。

  (三)能源结构现状不合理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均是以煤炭为主,煤炭所占比例67.3—75.7%,超过了煤炭在常规能源剩余可开采资源的比例55.2%。然而,在常规能源剩余可开采资源中占有40%比例的水力资源(按100年计),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却仅占6.2—6.7%。挪威水电在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63.3%,巴西水电在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38.6%,加拿大水电在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24.9%。煤炭开采一吨少一吨,烧掉非常可惜。水电是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越大,能源就更加可持续利用。

  所以,根据能源资源和国情等,我国应该大力开发水电,努力开发新能源,同时,高度重视节约能源。

  (四)我国电力发展预测与目标

  至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44070万kW,其中:水电10826万kW(占24.6%),火电32490万kW(占73.7%),核电684万kW(占1.5%),风电等70万kW(占0.2%)。2004年全国发电量21870亿Kw.h,

  其中:水电3280亿KW.h(占15.0%),火电18073亿kW.h(占82.6%),核电501亿kW.h(占2.3%),风电等16亿kW.h(占0.1%)。

  2004年我国人均发电装机0.339kW,人均发电量1682kW.h,人均为2001年美国人均的1/10左右,世界人均的1/2左右。

  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我国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4亿吨煤,发电装机容量需达到9.5亿KW,后16年的年均增长率4.9%,电力弹性系数为0.68。其中水电2.5亿KW,占26.3%(24.6%);火电6.6亿KW,占69.5%(73.7%);核电0.2亿KW,占2.1%(1.5%)。风电0.2亿KW,占2.1%(0.2%),和2004年底底火电装机容量相比,火电需增加3.4亿kW,也就是需增加发电燃煤10亿/年。我国煤炭工业如何承受,又能维持多久?温室气体减排如何实现?总之,环境保护的压力很大。

  水电是可再生能源,要加快开发使其早日得到利用。所以对于水电发展提出了如下方针:重点推进水电流域梯级开发,使水电开发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加快大型水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站。加强东部地区水电机组挖潜改造,深度开发剩余水能资源。在以煤电为主的地区,或结合核电建设,根据电网负荷特性的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抽水蓄能电站。

  二、中国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从我国气候特点看水库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的季节性十分明显,一般情况下汛期的5个月,水量约占全年的70-80%左右,如果没有水库调蓄,一年中大部分水量都随几场洪水流走了,我国大部分人口都会因季节性缺水而无法生存和发展,可以设想,北京如果没有密云水库,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所以,水库对于我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中国大坝是一定要建的。

  我国的大坝建设除了供水,按水法规定,水利水电规划要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必须考虑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我国水电站的特点

  我国水电资源按经济可开发量统计,总装机容量为4.02亿kW,主要分布在由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区域,从西向东依次并行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垄江、大渡河,水电资源的蕴藏量占总量的70%以上。据统计,全国共有0.5MW以上的电站11652+27/2座,其中:

  30万千瓦及以上的电站175+10/2,占1.54%,装机容量为2.76亿kW,占68.7%;

  5万千瓦到30万千瓦之间的电站有631+9/2,占5.45%,装机容量为0.683亿kW,占17%;

  0.5MW到5万千瓦之间的电站有10846+8/2座,占93%,装机容量为0.575亿千瓦,占14.3%。

  所以,我国水电的开发条件非常好,目前已经建成的大型水电站约50座,加上中小型水电,总装机1.08亿kW;在建的水电站大约30座,只需把剩余的100座大型电站建成,我国水电开发程度可以达到70%以上。

  我国河流的总长度大约为22万公里,大中型水电开发影响的河段长度大约是2万公里。

  (三)我国水电建设的环境影响与保护对策

  1、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兴建大坝引起的。

  水电开发主要有:调节性能好的大型水库、径流式发电、抽水蓄能发电、引水发电等开发方式,主要由于构筑物(大坝或其他建筑物)对河道的阻隔、水沙情势的变化、淹没与移民和工程施工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水库壅高水位及水沙情势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有水库库岸滑坡、塌坍,水库诱发地震,泥沙冲淤,地下水位升高使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等;水质物理、化学特性变化,水温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质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群健康的影响,低温水对农作物、鱼类和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库径流调节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脱水段生态的影响等。

  2)大坝阻隔对生态的影响

  水电站大坝及其他构筑物阻隔将影响一些洄游性鱼类通道,淹没鱼类的产卵场,大坝上、下游形成不同的水生生态系统,改变鱼类生态条件;阻碍航运和漂木。

  3)水库淹没与移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范围广,移民数量大,移民安置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兴修大型水电站、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资源是不可避免的的影响。土地淹没势必加剧库周人地矛盾。据1997年对全国已建和在建的304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统计,淹没耕地623万亩,移民约536万人。水库淹没引起大批居民需搬迁安置,许多专项设施要复建,开发大量田地,导致土地资源结构发生变化。如果安置不当,会造成库区乱垦滥伐,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局部地区环境质量下降,在移民安置初期,造成水土流失,给森林植被,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带来影响。

  移民安置对社会经济也将带来广泛影响。水电站的兴建,打破了区域原有的产业结构,利用移民搬迁的机会,按照生态农业的模式作出的生产、生活安置规划,把农村建设成生态农业村,形成新的较为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库专项资金的投入,不仅可恢复原有设施的功能,部分新设施和移民企业的建设,为减轻土地资源的压力,搞活经济,促进基本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水库广阔的水面可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优越的条件。多渠道的安置既有利于恢复移民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

  4)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水电工程施工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电站施工开挖产生大量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施工废水排放量大,悬浮物含量较高,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下游水质下降,影响城镇和居民用水质量;水电工程施工弃渣和料场开采占用大量土地,对地貌景观和植被损坏很大。随意弃渣,极易造成局部水土流失、淤塞河道、抬高下游河道水位等。大型电站施工占地可达数平方公里,土石方开挖上千万立方米,施工人员数千人。

  5)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水库淹没引起疾病传媒及其滋生环境的变化,移民迁建、施工人员的聚集都可能引起传染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暴发流行,可能对人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上述不利影响是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大坝建设在环境影响方面的经验总结,不是建设水电站就一定会产生这些影响,但是为了吸取以往工程建设的教训,这些需要在电站环境影响评价中重点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措施。

  三、应重视移民工作,保障移民利益,制定新的水电移民政策,促进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漫湾为例。漫湾水电站1986年开工,1995年建成,装机容量125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2亿度。漫湾电站上网电价合同内价格是0.14元,合同外是0.1元,电站1年发电收入大约是8亿左右。漫湾水电站移民3513人,移民前后共计投资1.33亿元,人均3.7万元。另外从发电效益中,按每人每年400元的标准拿出后期扶持基金,交各县移民部门;按1厘钱/度从发电效益中提取库区维护基金,其中30%由发电企业在水库维护中使用,另70%交四个县按规定使用。

  我个人认为水电站电价偏低,和火电相比平均要低一毛钱(这个数字不一定很准确)。水电其实完全可以把移民安置的更好一些,如果水电的电价在原来的基础上涨1分钱,漫湾每度电才0.15元,一年就有6000万,用来解决3500个移民后期发展问题和水电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足够了的。水电也就有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虽然现在移民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国家有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帮助移民逐步实现富裕。国家现在对水库移民问题非常重视,也已经在试行一些新政策。但是由于我国水库新老移民数量很大,问题相当复杂,移民工作必须稳妥推进。我觉得我们的政府一定有能力把水库移民安置好,这也是水电人的责任,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使他们不仅能够安居乐业,还要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现在我们的电价,都是政府定价,要兼顾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水电的低电价也降低了社会用电成本,全社会都受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对水电发展不利,在水库移民、水电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造成了不少历史欠帐,希望能够有所改善。

  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再谈一下漫湾移民,有人以漫湾移民捡电厂垃圾为生,来反对水电,可谓用心良苦。漫湾有移民3513人,都去捡垃圾?哪里有那么多的垃圾可以捡,这是不可能的。我专门看了有人拍了拿到国际会议上去放的漫湾移民捡垃圾的录相,有7-8个捡矿泉水瓶子的妇女在接受几个所谓环保人士的采访,这几个人不能代表3513个漫湾移民都在捡垃圾!竟然有很多人相信这样的话。我们现在提倡循环经济,为了保护环境,也有不少主动捡垃圾的,这其中难道也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了。

  四、应该尽快审批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促进怒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004年11月,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主持,对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依法进行了审查,审查小组意见认为,十三级水电资源规划如整体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从流域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出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论证,而推荐的四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在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对策措施后,在开发利用水能的同时,可基本满足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要求。

  据此,我们应该首先批准四级开发方案,早日批准六库水库站开工建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