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征文:改变教育体制是节约之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7:58 人民网

  中国的教育正面临历史的转折期,从扫盲教育到职业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平民教育,中国的教育体制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当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和教育经费的使用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一方面,急需政府投入的教育机构资金严重缺乏;而另一方面,政府资金大量用于装点门面,维持所谓的重点学校。如果这种教育拨款体制不改变,那么,中国的教育资源使用还将出现更大的浪费。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总额为174.34亿元。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的年度教育经费都在10亿元以上。这些学校大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或者特大型城市,教育资源的配置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由于教育经费过于集中,每年受到教育部重点资助的高校投入产出极不成比例。有些高校教师为了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不惜弄虚作假,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改变教育体制,首先要改变教育拨款体制。笔者曾经建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特别的教育统筹委员会,决定每年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如果不能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集思广益,充分照顾到欠发达地区的合理诉求,那么,中国的教育领域将会出现严重的浪费。

  目前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拨款体制,与少数高级领导干部的好大喜功有关。有些领导干部希望在短期内通过加大投入,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殊不知,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但不能在短期内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反而在学术界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丑闻。有些院校为了获得教育资助,弄虚作假,在教学评估和科研项目申报上,大搞权钱交易。教育领域出现的泡沫化现象,充分说明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误入歧途。决策者应该反思,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要不要建立平等的教育拨款体制?要不要通过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宪法中所规定的平等受教育权?

  现在,国务院有些部委和直属事业机构掌握着庞大的教育经费和科研资源,他们通过暗箱操作或者非正常的评审方式,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落入少数教育机构或者少数科研人员的手中。这种带有垄断性质的教育拨款体制,尽管披上了匿名评审、通讯评议的合法外衣,但是丝毫没有改变拨款体制中的不合理性。只有通过全国人大设立的教育统筹委员会,公开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按照民主的原则分配教育经费,中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浪费现象才会逐步减少。

  教育改革,关键一点就是民主建设问题。现在各个教育机构官僚主义严重,广大的教师成为不合理教育体制中最直接的受害者。如果不实行民主决策,或者,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增加透明度,那么,教育领域中的一切节约行为都是表面文章。只有改变教育拨款体制,将教育资源的配置权交给广大的公众,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从教育产业化到教育拨款体制的集中化,中国的教育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其实,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教育的发展并不拒绝市场主体的参与,相反的,由于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中国的教育事业将会蓬勃发展。但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教育改革将大量的国有资源转为个人资源,甚至通过出卖国立教育机构无形资产的方式,进行所谓的独立学院建设,大搞权钱交易。这种改革必然会进一步损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事实证明,凡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领域,都是浪费最严重的领域。只有把政府手中掌握的教育资源重新交还给公众,并且通过现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配置的数额,中国的教育发展才能步入正轨。

  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增长问题。如果仍然由少数部门掌握国家的教育经费,那么,中国的教育资源必然会出现浪费现象。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教育部门的部门预算,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教育部的教育经费预算应当向全社会公开,预算的编制应该具体化、通俗化。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可以通过查阅教育部的预算执行情况,了解教育经费的配置方向,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确认教育经费是否被合理使用。只有接受全民监督,中国的教育经费才不会被任意挥霍浪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