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曾宪梓吃饭也“打包”(时事漫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04:2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媒体报道:日前,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与应邀赴港的贫困大学生交流。他告诉同学们,他到香港至今40余年,没上过一次歌舞厅,没去过一次夜总会,现在每餐半碗饭、一点肉、一点青菜,一餐消费10元钱。

  当天,曾宪梓与贫困大学生共进午餐,饭后,他亲手将桌上没吃完的点心收集打包。此举令在场的所有学子深深震撼。

  或许会有人说,这曾先生也太抠门了吧,有那么大的一份家业,变着法子花都花不完,几辈子都不用担心生计,何苦这样“抠门”到外边吃饭还打包,又是众目睽睽之下,这不是让人笑话吗?更“不可理解”的是,曾先生身居香港,到处是灯红酒绿之处,本应“对酒当歌”,及时作乐,他居然40年没去过一次歌舞厅、夜总会,也太不会享受生活了吧。

  谁如果这样想,那可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曾先生可不是本性吝啬的葛朗台,他在自己平日粗茶淡饭的同时,从1978年以来已累计向全国科教、福利等事业捐款6.1亿元,相当于每天捐款6万余元,坚持了整整27年!试问,普天之下,有几个人能像曾先生这样出手大方的?平时也见过几个有钱人,虽然他们的钱财比曾先生差得远,但那牛皮哄哄的劲儿,就恍若自己是世界首富一样,可一旦碰上捐赠钱物的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却又躲得远远的,装得比谁都穷,活像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当然,他们也有大方的时候,在酒桌和声色场所,也会一掷千金。同是有钱人,他们和曾先生相比,其品位与精神简直有天壤之别。

  我们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需要学习曾先生慷慨捐赠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更需要学习曾先生勤俭节约的“打包精神”,目前,国内普通餐馆一桌饭菜一般至少会剩下10%到20%,一家餐馆平均每天要倒掉50公斤的剩饭菜。依此推算,如果用餐者都能有曾先生的“打包精神”,全国一年仅在餐桌上就能省出600亿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请学学曾宪梓的“打包精神”!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0月25日第八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