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合作医疗能否为农民遮风挡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09:24 南方日报

  一个人不可能一生无病,有病看不起才是最大的不幸……

  合作医疗能否为农民遮风挡雨?

  俗话说,有啥也不要有病。但一个人不可能一生无病。有病看不起,才是最大的不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要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民心工程”,被称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这把伞能为农民遮风挡雨吗?它能给农民健康提供保障吗?近日,笔者深入我省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采访,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和求解。

  现状

  因病贫困要求救济的少了

  我们首先走进粤西的云浮市。据了解,这里是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搞得最好的地区之一,今年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9.5万人,覆盖率82.9%,比省制定的目标高出32.9个百分点,排在全省地级以上市的第四位,名列东西两翼和山区榜首。

  云浮市农村合作医疗分为AB两个档次,A档每人每年交10元,各级财政补助15元,年内累计可报销住院医疗费2000元;B档(补充医疗保险)在参加合作医疗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元,市县财政补助10元,年内住院医疗费最高赔付10000元;若果AB两档都参加,年内住院医疗费最高赔付12000元;另外还有“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资金”,特困人口参加合作医疗可减免个人交费,从而使不少贫困农民看得起病,得了大病不致于返贫。

  云城区委办公室干部小李告诉我们,他家是合作医疗的得益者。他家在腰古镇农村,近3年他的奶奶、妹妹和母亲都先后患病住院,花了2万多元,好在家里人都参加了合作医疗,50%的医疗费得到报销。他说,如果没有合作医疗,他们家这几年可苦了!

  我们走进粤北山区。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瑶族移民新村,村干部赵秀萍告诉我们,全村1661人有1095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县里对瑶胞给予优惠政策,每人一年交8元就可以享受3000元的最高重病住院医疗补助;个别特殊重大病、家庭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医疗保障救助,最高可救助1万元。镇干部说,过去经常有村民因病贫困找镇村干部要求救济,现在这种现象很少了。

  在翁源县龙仙镇,我们目睹了生动的一幕:一位中年农村妇女拿着一大叠医疗账单,拉住镇领导和合作医疗办公室干部哭诉:“政府要帮帮我啊,我再也筹不到钱了。”她叫甘想花,是龙仙镇新东村的村民,1997年她丈夫患癌症去世,3个小孩加上86岁的婆婆全靠她辛勤劳作支撑,两个儿子目前都上大学,小女儿去年又不幸得了尿毒症,花了3万多元,到处向亲戚朋友借钱,目前女儿的病还没好。幸好她和女儿、婆婆都参加了合作医疗,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主管合作医疗工作的副镇长丘雪媚安慰她,镇合医办一定会为她分忧的。

  在粤东,汕头市龙湖区合作医疗开展得卓有成效。全区72个村(居)委会中,已有58个实行合作医疗,参加的农民13.2万人,参合率达到68.9%。该区合医办有关人员告诉笔者,今年头7个月,全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1010人次,报销总金额165.86万元,已超过全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一年实缴的金额。

  现象

  农民得好处为何不热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2002年开始,我省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扶持东西两翼和山区开展合作医疗,省政府每年拿出7000万元用于合医补助和救助。目前,东西两翼和山区农民参与合作医疗,个人出资10元,省里补助10元,市、县、镇共补助8元,每年大病住院医疗最高可补助2000—3000元。

  按理说农民会踊跃参加。但是,据省农村合作医疗办统计,去年全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1800多万人,覆盖率为34.8%,个别县区不到10%。

  农民为何不踊跃参与?据记者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部分农民存在侥幸心理,自我保健和健康意识不强,互助共济的观念淡薄。认为自家个个身体好,不会生病,或觉得自己如果当年没得大病,交钱给别人看病吃亏。

  二是赔付程序繁琐,周期长。据了解,患者住院医疗费报销要经村委会证明,再上报镇合作医疗办核实,然后报镇财政所划账,再转到农行个人医疗卡,一般要一个月,农民觉得很麻烦。

  三是一些农民对镇村干部不信任,担心账目不清,办事不公。一些地方为了加快合作医疗进度,下达指标,一些镇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自己先掏钱为农民认保,然后强行摊派,引起农民反感,以为是政府跟医院合伙坑他们。本来是为农民办好事,由于措施不当,适得其反。

  四是农民对医院不放心。一些农民认为参加合作医疗后,医院乱收费,做不必要的检查项目,住院费只能报销30%,自己要多掏钱得不偿失。翁源县龙仙镇一姓何的农民说,“我并不是交不起10块钱,而是我不敢去医院看病。一般的感冒发烧在村里找个体医生看,10块钱就能治好,而到县医院,给你做这个检查那个检查,100块钱也下不来。”

  症结

  贫困山区地方财力难于支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靠政府支持。按省里要求,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除了省财政人均补助10元外,地方财政补助标准2005年不低于人均8元,2006年起不低于人均10元。

  云浮市农村合作医疗之所以搞得好,覆盖率达80%以上,就是因为地方财政舍得投入,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全市落实合作医疗扶持资金1783万元,其中市财政扶持533万元,云城区147万元,罗定市304万元,新兴县317万元,郁南县305万元,云安县175万元。

  但像云浮市这么舍得投入的并不多。特别是贫困山区,地方财政连干部的工资都发不足,怎么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搞合作医疗呢?

  粤北山区的翁源县是全省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较低的一个县。全县30多万农村人口,今年参加合作医疗的仅有4万多人,参合率仅13.5%。据县合作医疗办负责人反映,除了管理体制变更、乡镇调整等因素外,主要是乡镇财政难予支撑。搞合作医疗,上面一点工作经费也不给,乡镇还要给每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一年补2元。如果一个镇有两三万人参加,一年就要补五六万元。对于经济落后的山区乡镇来说,一年财政收入只有几十万元,要拿出几万元为农民搞医保,确实很难。该县由于参合率低,乡镇补贴不足,今年合作医疗估计要超支30万元。

  乳源、新丰、紫金等贫困县,推行合作医疗步履维艰。乳源一些贫困乡镇由于补贴资金不足,不敢发动群众参与。新丰县由于财政拮据,市、县、镇三级补贴只有5元,县级以上医院住院费只能报销15%。紫金县由于财政薄弱,配套资金不足,个别镇没钱补贴,从而降低了保障标准,导致低水平参保,低水平覆盖。

  出路

  要“救灾”更要“防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是保大病,而大病住院医疗费用往往要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困难的农民由于看不起,有病也不敢住院,实际上享受不到好处。据统计,全省参加合作医疗的人享受到大病住院补助的不到2%,有的自然村1年没有1户发生理赔。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难于普及的重要原因。

  上个世纪70年代,全国乡村都实行合作医疗,90%的农村人口得到了最基本的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赤脚医生”走村串户,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初步诊治。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农村实行合作医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

  云浮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副教授朱正国对合作医疗有深入研究。他说,目前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点是“救灾”而不是“防灾”,无法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发展目标。他认为,合作医疗应该以“防灾”为主,给大多数农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医疗救助基金以“救灾”为主,为因患重病而困难的家庭提供救助。

  朱正国建议,为弥补大病统筹受益面小的不足,应给参保农民实行优惠服务。如对参保者每两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组织妇科病普查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保健服务。为鼓励农民连续参保,连续3年以上没有报销住院医疗费的,可适当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对那些贫困参保家庭,得了大病应首先给予医疗救助,让他们看得起病,然后再按比例报销住院医疗费。

  他说,以前“赤脚医生”走村串户为农民看病,以低廉的中草药治疗常见的小病,很受群众欢迎。但现在除了一年搞一两次送医下乡外,农村群众很少见到医生了。目前镇级卫生院医务人员很少,经费不足,要下乡看病很难。他建议,可从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障资金中拿出一点钱,每个村委会委托一名个体医生担任“社区保健员”,每年给予一定补贴,定期对村民进行常规性体检和流行性疾病普查。以云浮市为例,全市大约有1000个村(居)委会,每个“社区保健员”每年给予2000元补贴,总共200万元,约占全市合作医疗费用的3%。这样,合作医疗既可以保大病,又可以小病小医,让大多数农民得到健康保障。

  点击

  云浮:大医院实行即时赔付

  参加合作医疗报销手续繁琐、时间长,一直是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2月17日,云浮市委书记郑利平在云城区调研,提出要在云城区搞试点,在城区几间大医院实行即时赔付。云城区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医疗单位积极落实,密切配合,建立起高效的运作机制。今年7月1日起,在云浮市人民医院、云浮市中医院、云城区人民医院和云城区各镇(街)卫生院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即时赔付,病人一出院就可以计算出合作医疗可报销的金额,病人只要交付个人负担部分就可以出院,手续简便、赔付迅速,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汕头龙湖:低保户“零”缴费

  汕头市龙湖区对农村低保户实行特殊政策,低保户个人应缴费用由民政部门专项救济资金代为缴交。低保户以“零”缴费参加合作医疗后,同样享受农村合作医疗的各种权利。仅今年,该区就共为3977名低保群众缴费,为他们的健康撑起“保护伞”。

  新溪镇东升村公塭片区低保户农民谢大弟得益于这把“保护伞”。今年74岁的谢老伯一家四口人,老伴患偏头痛已20多年。两个儿子均残疾,一个得了脑膜炎,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一个得了小儿麻痹症,没有劳动能力。谢老伯便成一家的主心骨,种四分田地收点谷子,靠亲戚朋友接济过日子。区民政部门把谢老伯一家列入低保户。今年初,谢老伯到医院检查得了前列腺结石、肾结石,住院手术花了近万元,家庭生活更加困难了。幸好谢老伯所在的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低保户,他住院的医疗费报销了3955元,还得到救助金2000元。难怪谢老伯的老伴逢人就说合作医疗好。

  紫金:贫困县负重前行

  紫金是全省16个山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由于地方财政薄弱,配套资金困难,影响了农村合作医疗的进程。全县20个镇,覆盖率参差不齐,有的达53.3%,有的仅15.2%。

  在困难的情况下,该县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筹款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一是发动外出干部、热心人士捐助,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如水墩镇,争取了黄畬村旅居英国的热心人士彭齐英、张德胜夫妇,出资3280元为全镇328名单亲特困母亲缴交参保费用。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为全村农民支付参保费。三是发动挂钩扶持单位的支持。

  该县认为,省、市要充分考虑山区贫困县实际,采取适当倾斜政策,加大对山区的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到山区每个农民。同时,适当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补偿标准,提高救助水平,真正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曾礼 谭仕龙 甘超强 方一庆

  特约通讯员 黄小涧 李先德 黄子立 钟惠文

  图:

  翁源县龙仙镇新东村村民甘想花(中),手拿一大叠医疗账单到镇合作医疗办求助,她的女儿患尿毒症治疗花了3万多元。镇干部说,你们全家参加了合作医疗,一定会得到救助的。她激动得眼泪直淌。 曾礼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