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陶窑内没发现窑床 济南西周窑址发掘"挖"出三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0:50 水母网

  

陶窑内没发现窑床济南西周窑址发掘"挖"出三难题

  经过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和历城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一整天的紧急发掘,一座保存较完整的西周古窑23日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窑内发现了大量陶鬲。(来源:齐鲁晚报)

  广为读者关注的山东济南历城区孙村镇卢家寨西周窑址发掘24日结束。在为期两天

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共清理出30余件陶鬲,加上此前村民娄德国挖出的陶鬲,在这个面积不大但基本完整的西周窑址内共发现陶鬲50余件,其中半数基本完整,半数可修整复原。在一个窑址内批量出土这么多陶鬲在济南市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在为丰硕的发掘成果而高兴的同时,考古人员也在为发掘过程中遇到的3道难题而陷入思考。

  陶鬲为何多是半成品

  “经初步鉴定,这批陶鬲应为西周中后期的器物。但值得研究的是,这批陶鬲均没有烧好,多数是红色的半成品,还有少数是未经烧制的黄色泥质陶鬲。”今天下午,一直对记者缄口不言的济南市文化局副局长、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崔大庸终于道出了他心中的疑虑。他指出,由于烧制火候不到,导致陶质极为脆弱,因此在出土过程中特别容易破损。

  陶窑内为何没发现窑床

  “经测量,这个窑址加通道东西长4.7米,窑室直径2米左右,深度约1米。但在陶鬲下面,并没有发现窑床,火膛和烟道也没有找到。在陶鬲下面,只发现了70厘米厚的土层,虽然其中有草木灰的痕迹,至于是不是直接烧窑留下的,尚不好解释。”崔大庸道出了第二个疑问。

  据解释,窑床即是窑内用以支撑陶器的支架,按常规,窑床之下或窑室周边应为火膛。窑床的缺失令人产生种种猜测:这可能是一个废弃的陶窑,窑内的陶鬲只是从别处移过来存放在这里的;也可能这是一个结构不同寻常的陶窑,古人在烧窑时另有别的方式。

  形状雷同的陶鬲是不是模制“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这批形状雷同的陶鬲为同一时期同一批陶匠制作出来的。但在制作手法上,有没有使用模子,是怎么做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后期器物整理、修复过程中加以深入研究。”崔大庸说。

  据了解,古代陶器在制法上大体分泥条盘筑、模制、轮制3种,3种方式的单独应用及综合应用反映出制陶工艺的变革历程。卢家寨西周窑址批量出土的陶鬲无疑为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代济南人的制陶工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佐证。(记者雍坚)

  责任编辑:刘家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