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潮籍作家周昭京:潮人风采付笔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0:55 大华网

  “同根花叶,四海潮音”。身为潮人,心为潮人精神所撼,于是矢志抱定抒写潮人潮事——

  潮籍作家周昭京:潮人风采付笔端

  元旦前夕,正是汕头入冬以来最寒冷的时候,旅居上海的著名潮籍作家周昭京先生

来汕走访亲戚朋友。像所有阔别故土的游子一样,已经三年多未回过汕头的周昭京先生提着行李、风尘仆仆踏上家乡的土地。

  在记者的印象中,尽管年已近古稀,他与其他热爱家乡的潮人一样,如同候鸟,每到思乡的季节了,无论多远,都要往家乡做一次迁陟——

  (小标题)我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就如泰戈尔所说的:“为什么我的眼睛饱含泪水,因为我见到梦魂牵绕的故乡土地。”

  记者:周先生,您的著述在海内外备受关注,听说有许多权威的机构和辞典收有您的作品和名录?

  周昭京:是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都有我的作品, 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图书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都有我的作品也都有我的作品,《中外名人风采录》签名本还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收藏《中外名人风采录》手稿则由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收藏,我的名字和简历被收进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美国五百有成就名人录、印度五洲名人辞典等辞典。

  记者:据我所知,您写的几乎都与潮人潮事有关。为何要专写潮人呢?

  周昭京:我读完初中后便就离开家乡,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一个人对家乡就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无论你走多远,我的心总是和你连在一起,黄昏时无论树影多长,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为什么我的眼睛饱含泪水,因为我见到梦魂牵绕的故乡土地。”宋周邦彦也曾写了这么一阙词:“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从别后,忆相逢,几回梦里与君逢”,这是对家乡感情的表达。我在上海看书、读书都是用潮州话读、用潮州话思维。我家里无人会讲潮州话,爱人是杭州人,儿媳都是外国人,除了与家乡朋友们讲潮州话外,我没有机会讲。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想,潮汕出了很多名人,开始有了把他们的事迹写下的念头。记得小时候,夏天天气热,母亲常常给我讲故事,如文天祥过潮阳和平桥、郑成功到过潮汕、韩愈也来过潮汕,以及潮汕人如何飘洋过海去谋生的事,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开始写潮汕名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第一篇专门写介绍潮人专访的文章发表在《汕头日报》上,目的是为了发扬潮汕文化和潮州人精神。说到潮州人精神,“打个包袱过暹罗”,潮州人在海外创业胼手胝足、勤勤恳恳,一旦有成都不忘家乡,即使旅居在外客死他乡,坟头也是遥望着家乡,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因为要写潮人,我常到全国各地跑,基本都是自费的,有些地方跑一次不成就跑第二次、第三次。我家里收藏有关潮人潮事的资料,包括海内外各种资料。如里你到我家,你会发现满堂生辉的都是名人墨宝。这些名人墨宝有一种特点,就是都有一个“潮”字。赵朴初先生写的“同根花叶,四海潮音”,启功先生写的“八方连汉胄,四海听潮音”,刘海粟先生九十岁时写的“潮音”二字,钱君匋先生写的“工夫茶香,潮汕水甜”,还有胡问遂先生写的“工夫茶香”、谢海燕先生写的“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陈尧佐诗),等等,都突出一个“心系潮汕”的潮人精神。

  (小标题)采访这些英才人物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学习的过程

  记者:您的《中外名人风采录》这本书前后花了十多年,当时是怎么萌发写这本书的念头的?

  周昭京:《中外名人风采录》共写了60多个人物,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写潮人,都是在国内外有名的潮人,如李嘉诚、蔡楚生、秦牧等等,前后花了19年时间。1982年,瑞士著名汉学家胜雅津在读到我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文章后给我来信。胜雅津会英文、法文、德文、中文和日文,曾经到中国留学,也到过日本、新加坡留学,又是法学博士。他给我的来信中“请教”我关于中国纪年的问题,还提到考证乾隆年号的问题。他给我的信和我的回信都登在《文汇报》上。后来他打电话请我到上海绿波廊吃饭,向我提议出一本书,于是我萌发了写一本有关中外有成就的人物的书,并拟定了写作提纲。这本书后来终于出版了,写的内容包括外交、教育、侨务、文学、历史、翻译、新闻、戏剧、电影、美术、音乐、摄影、体育等各行业的人才。这些人才有美国、法国、瑞士、荷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出类拔萃的英才。这些人物各自在某一方面的事业中都有其成就和业绩。把这些人的事业成功的经历和智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集中并反映出来,让别人借鉴学习,以励后人,这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我所写的人,有的在国内是一流的人物,有的是国际上一流的人物。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英才,但他们的成就是客观存在的,是有事实可以证明的。写他们的目的也在于发扬他们的创业奋斗精神,敢干开拓的胆略,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的钻研精神。有的人工作一时失败了,会总结经验重新焕发精神投入战斗,始终心怀为祖国、为人类科学文明事业的一颗赤诚之心。写这本书也有我自己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尽微薄之力的心愿。

  记者:做写作计划时,您不觉得“工程”太过于浩大吗?

  周照京:当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我做计划时四十八、九岁,出书时我已经66岁了,前后历经19年之久,写这本有如一位母亲生下孩子一样高兴。这本书出版后,上海的《解放日报》、《新闻早报》,《美国侨报》、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都发过消息和专稿。写这本书确实是一项艰苦的事。十几年来我我都是见缝插针,挤出时间,天南地北奔波。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因为没电话,要先去信,等被采访人来信,我再去电报约好登门拜访的时间。有时按约找到他家里,却找不到他本人,原来他突然到外地开会去了。等待时间短的,就只得等待,等待时间长的,只得打道回府,空走一回。其中采访遇到的马难真的是天晓得。我自知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像我采访的那些英才一样,坚忍不拔,不向困难低头,努力往前走。所以采访这些英才人物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学习的过程。

  (小标题)对人类有贡献,这便是人生的意义

  记者:您的《潮州会馆史话》在1995年出版,听说前后写了六、七年时间?

  周昭京:我的《潮州会馆史话》也写得很艰辛。因各种原因,解放后有关会馆的领域没人研究,也没人敢研究。改革开放后,汕头特区开联欢会,全世界各地乡亲欢聚家乡,于是我就萌发了写写会馆源流的念头,这本书实际是填补了潮汕会馆史研究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会馆史空白。据我所知,北京现在出版两三本有关会馆的书,但并非专著,只是某一个省在北京的会馆的情况。怎么敢说是填补空白呢,我这本书不仅单单写潮汕地区,而是从国内写到国外。国内从南京、上海、北京、天津、嘉兴、广州和港、澳、台,到国外的新加坡、泰国、柬埔寨等国。最难的是泰国,从明朝历史考证,潮人从明代就已经漂洋过海到泰国了。康熙时在苏州就有潮人会馆了,这是以碑刻拓本为依据的,拓片上还写到潮人在苏州迎接万岁爷乾隆的事,还记载了乾隆还赐给苏州的潮州会馆二十匹彩绸。当时考证潮州会馆专门有一澄海人专门负责炒潮州菜招待路过苏州的潮汕人,还设有“阴会馆”:以寄存潮人棺木。过去有一宁波人十几岁就开始专为潮州会馆看门,直到解放还在呢。

  记者:到现在为止,您在各种报刊已经发表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您目前还有写作计划吗?

  周昭京:最近有三本书要写,一本是《潮人外交家》,一本写解放初期潮汕三位姐妹不同的命运,这是以潮汕为题材的小说,书名未定。还有一本写人生总结。三本书的提纲都已拟好,准备工作基本做好,尚未动笔。三本书都与潮人有关。

  记者:您不觉得累吗?您是如何看待事业与人生的?

  周昭京:有人曾对我说:你这是吃饱饭没事做,有钱何不做生意去。但我读过一些书,懂得一些道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金钱用得完,生带不来死不带去,人生的知识、事业不是用金钱和地位买得来、交换得来的,也不是君王可用武力征报得了的。人生的事业就是靠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人生的事业也不能随便可以比较,人比人气死人,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事业成功大与小,心态要平衡,这对事业、健康都有好处。“扫地烧香得清福,粗茶淡饭足平安。”事业要奋斗,也要力所能及。“自古雄才多磨难,历来纨绔少伟男”。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创作,人生价值不属于哪个社会团体,而在于敢坚持自己,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和理想。对我来说,我要完成这几本书,可以说是“年逾花甲再争春”、“老夫聊发少年狂”,实际呢,我是“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话,就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任何人都要用,他伟大在哪里,对人类有贡献,这便是人生的意义。

  本报记者 邵建生

  [人物档案]

  周昭京,1936年生,广东潮阳人。先后在法国《欧洲时报》、泰国《中华日报》、香港《国际潮讯》以及《文汇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二百多万字作品。《重评史可法》一文被扬州史可法纪念馆收藏后放于展示厅中。出版《潮汕名人采访录》、《中外名人风采录》、《潮州会馆史话》等多部著作。作品入藏天下名人馆专柜、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等。名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名学者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对他和他的作品作专题向世界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