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世界大城市带市长圆桌会议上的“人与自然”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1:1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通十月二十四日电 题:世界大城市带市长圆桌会议上的“人与自然”观

  作者 季雯婕

  城市论坛能否打破“务虚”、“高调”的怪圈?今天,在南通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市长圆桌会议上,来自国外五大城市带十一个国家二十个城市的市长及中

国长三角经济圈的部分市政要员以“和谐发展——大城市带永恒的话题”为主题,将崭新的“人与自然”理念带进了会场,以切身的城市经历及动向作了回“吃螃蟹的人”。

  切肤之痛 风雨过后的美丽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近来吸引世界目光的已不仅仅是它高速的经济发展和优势的旅游文化,与之形影相随的变成了接二连三噩梦般的飓风。因而地处该城市带有着切肤之痛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副市长罗伯特·鲍勃在发言的一开始就说:“在此,对南亚地震灾民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和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为他们祈祷。”

  走出飓风的阴霾,城市对自然、对灾难有了全新的认识。罗伯特市长说,当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无助时,这就需要思考城市中的人对自然到底要求什么而又给予了什么。从应对卡特里娜的手足无措到之后的墨西哥湾飓风前的应急自如,跨区域的城市带合作以及人力、物力和社会自然的相互依赖有效地帮助美国走出了困境。

  经验之谈 预见未来的精彩

  作为国土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专家,来自东京的日本国众院议员井上信治从地铁网络的角度预示未来城市开设地铁的可能性。人与自然和谐互惠早已不是精明的日本人的新课题,因此站在拥有七十八年地铁史的高度,他们十分推崇在未来城市中导入地铁。

  井上信治说,从保护人文景观的角度,不需要搬迁或解体地上古迹、基本没有噪声问题,同时又具有相对更高的抗震度,这就成为地铁网络与自然协调共存的基础。井上议员还为本届论坛的东道主城市南通提出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建议。

  专家之言 建设规划的自然

  “假如一个身高一米七的人,站在一条宽二十米的普通街道上目测三、四层房子那么高的建筑物,能依稀看到房顶那边青翠欲滴的树木,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是一件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事。”作为特邀专家,加拿大女皇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院长、城市规划大师梁鹤年用这样一个生动的比拟表达了城市规划的期盼标准。

  梁教授表示,城市建设者们始终不愿放弃传统的固定的环境标识,这在建设高效城市的同时,却把人束缚在“蜂窝”里了。他说,天命来自人心,和谐发展不需要发明创造,只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适度为基础来阐释配合自然的城市规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