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试论舆论社会预警机制的建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5:43 人民网

  【内容提要】作为一种社会集合意识,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种反作用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对社会变动的预警功能。本文通过论述舆论预社会警功能提出舆论社会预警机制的构成,并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构舆论社会预警机制。

  【关键词】舆论舆论社会预警功能舆论社会预警机制

  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强制的社会力量,是实现社会控制、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任何重大的社会变动之前都有一定的舆论先兆,变动中会引起舆论的震荡,变动后持续存在的舆论又为新的社会变动提供舆论上的准备、经验和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讲,舆论具有守望社会环境的功能。而这种守望对社会变动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即先前社会变动中形成的舆论可以为之后的社会变动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启迪和警示。舆论的这种功能可以表述为社会预警功能。

  一.舆论社会预警功能的理论阐述

  在阐述舆论的社会预警功能之前,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舆论的定义。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研究中给出的舆论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1.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意见。①

  2.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②

  3.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③

  综合以上三个定义,陈力丹教授给舆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即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④

  上述几个定义尽管对舆论的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反映出不同的学者对舆论不同的认识,但从中可以总结出舆论的一些共性,也正是这些共性决定了舆论的社会预警功能。

  首先,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舆论具有社会预警功能的理论渊源。无论把舆论定义为一种“意见”还是“信念、态度、情绪”,这些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换言之,作为社会意识的舆论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这种认识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然后再用这种认识去指导实践。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把作为舆论的认识称为成见。他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我们寻求比较公正的见解时往往会坚持我们的成见,其原因除了节省精力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它们是一个有序的、多少和谐的世界景象,面对这一景象,我们的习惯、偏爱、能力、安逸和希望都会进行自我调节。它们可能不是世界的全部景象,但却是一个合乎我们需要的可能的世界景象。在那里,人和物都有着众所周知的位置,发挥着某种预定的作用。⑤

  人们正是带着这种从实践中获得的“成见”(作为舆论的认识)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判断是非曲直,权衡利弊得失,然后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成见相一致的事物。当与自己的成见不一致的事物出现时,舆论就会产生一定的波动,甚至与这样的事物发生冲突。这就是舆论的社会预警功能

  其次,舆论影响的广泛性是舆论社会预警功能的重要保障。上述关于舆论的定义都把“社会群体”或“公众”作为舆论的主体,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舆论的客体。主体的广泛性、多数性和客体的指向性、聚合性,决定了舆论一旦形成,便会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波及到尽可能多的社会公众。舆论是公众的舆论,公众是舆论的公众。主体和客体具有广泛社会性和普适性的舆论,成为多数社会成员从实践中获得的群体认识。这种群体认识是个体认识在实践中相互冲突、相互对抗、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产物。群体认识为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拥护,最终内化为深层次的舆论——内心的信念和普遍的道德。多数社会成员带着这种内心的信念和普遍的道德对客观世界作出价值判断。群体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着公众的行为乃至社会的走向。对不符合群体意识的社会现象和行为,舆论会发出预警。

  再次,舆论在时间上的持续性是舆论社会预警功能的实现条件。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认识产物,舆论最终还要反作用于实践,即“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通过舆论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得以实现的。舆论是由社会变动引起的,又反作用于社会变动。舆论与社会变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概括,即社会变动——舆论——新的社会变动——新的舆论。舆论一旦形成,总要持续一段时间,即使舆论的客体消失了,关于客体的群体认识(舆论)还会继续存在一定的时间,关于先前的社会变动的经验还会存在。新的社会变动对舆论中关于先前社会变动形成的积极的、有益的、合理的经验将加以吸收和借鉴,相反,对那些关于先前社会变动中形成的消极的、有害的、不合理的经验将尽可能避免。这时,舆论的预警功能得以实现。

  概言之,舆论的社会预警功能是指舆论根据已有的经验认识对即将发生的社会变动的预先警示功能,它指导人们对社会变动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和应对。2003年春,SARS肆虐全球,北京更是重灾区。面对这样一场人类历史上突如其来的疾病灾难,我们在精神上、舆论上、物质上、技术上缺乏经验和准备,所以损失惨重。经过与SARS的斗争之后,人们获得了这样的认识和经验,即对于传染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普及基本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加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把传染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这样的认识为公众广泛认同,逐渐内化为深层次的社会舆论。当2005年初安徽爆发流脑疫情时,舆论的预警功能立即显现出来。以往的经验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合理的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媒体刚刚报告疫情,社会各界立即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各地发现疫情及时报告,收治医院制定了详细、完整的治疗计划,疾病高发区严格消毒,高危人群受到密切关注,媒体不断介绍有关流脑的传染和预防的基本知识。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流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大面积感染,没有引起舆论的波动和社会心理的恐慌。

  舆论的社会预警功能本质上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过程。正如实践跟认识的关系不是一次实现的一样,舆论对社会变动的预警功能也不是一次完成的。社会变动引起的舆论作用于新的社会变动,继而又会引起新的舆论,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逐渐朝着科学、理性和进步的方向实现螺旋式上升。

  二.舆论社会预警机制的一般构成

  舆论的社会预警功能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促进社会整合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面对突发社会公共事件时,如上文提到的SARS疫情,更凸现舆论预警功能的重要。要把这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舆论预警成为一种常态,需要建立一种社会机制——舆论的社会预警机制。一般来讲,舆论的社会预警机制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发达的国民教育。真正起到社会预警作用的舆论是社会舆论中进步、合理、科学的部分,也就是人的认识中具有真理性的部分。这部分认识或舆论来自实践,来自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育人。通过接受教育,人们获得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具有真理性的认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接受教育获得这些认识以后,进行社会实践,在认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升到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进而形成科学、理性、进步的舆论,这种舆论才能真正发挥社会预警功能。相反,教育的缺失,知识的匮乏,视野的狭窄,严重妨碍人们对客观世界本质及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很难形成具有真理性的认识和舆论,更谈不上舆论的社会预警功能的实现。因此,一个教育落后的社会不可能真正建立起舆论的社会预警机制。

  2.科学的舆论制度。舆论预警功能的实现以及舆论对社会事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党、国家权力机关或社会组织对舆论的把握、采纳、参考和借鉴,并最终体现在决策中。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舆论的上达。“国家权力机构和各级组织通过会议把群众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或行政意志,使之成为社会的主导意见,这需要建立有效的舆论制度。没有舆论制度作保障,就很难按一定程序征询意见、推广意见。”⑥科学、民主的舆论制度是保证舆论渠道畅通、舆论上达的前提。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都是科学的舆论制度。人大代表从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中选举产生,充分代表社会各界的声音和意见。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听取社会意见,了解社会舆情;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还邀请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认真听取来自党外的意见和声音。各种意见汇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在舆论场中,各种意见相互冲突、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相互吸收,最终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进步的舆论,并有可能体现在决策中,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因此,科学的舆论制度是舆论社会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健全的媒介理性。舆论学研究者麦克利德(McLeod,J)认为,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是作为(1)渠道或联系者,(2)变动德代言人和(3)认识方法发挥作用的。⑦无论是作为信息的流通渠道、舆论的代表者还是认识方法的提供者,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影响(或叫引导)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媒介是舆论的放大器。当社会变动引起舆论波动时,媒介通过新闻报道既有放大正面舆论的作用也有强化负面舆论的功能。

  如果媒介有意无意在报道中带有负面情绪或负面舆论(尽管这种情绪或舆论是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但不一定是合理的、正当的、进步的),而这种负面情绪或负面舆论恰好与受众心中的负面情绪、负面信息相趋同时,则大大扩展了公众对负面舆论、负面情绪的感受维度,等于以几何级数叠加着公众的心理压力,并刺激着更强烈的情绪再生。因此,每当社会有重大变动时,媒介应适当放大正面舆论,促进良好的社会精神氛围的形成。对于负面舆论也不宜回避,而是要采用正面报道的方式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健全的媒介理性的重要表征。健全的媒介理性才能保证正面、合理、科学、进步的舆论始终占据主流地位,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和预警。

  三.舆论社会预警机制的建构路径

  舆论预警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并逐步完善,进而良性运行,是一个长期、渐进、动态、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为舆论预警机制的建构提供条件。

  1.坚实的经济基础。考察舆论的定义,舆论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因此经济的发展是舆论社会预警机制运行的基石。经济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与人的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马克思说:“交往工业它或是真正的货客运输运输业,或者只是消息、书信、电报等等的传递。”⑧恩格斯晚年也曾讲过:“依靠了现代的交往方法,即依靠了铁路、电报、巨大的工业城市、报刊和有组织的人民集会。”⑨经济的发展带动科技的进步,于是出现了“现代的交往方法”,使人与人的交往日趋频繁,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形成共同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各种意见相互交汇、相互沟通,进而形成舆论场,使舆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预警功能。另外,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带动教育的进步,更有利于社会形成积极、合理的舆论。坚实的经济基础是舆论社会预警机制良性运行的重要参照系。

  2.发达的民主政治。一个民主的社会,是舆论畅达的社会。《国语·周语上》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人之“谤”就是“厉王虐”所引起得社会舆论,“国人谤王”得舆论行为,就是舆论社会预警功能的表征。但强权压制了舆论,对舆论的预警视而不见,最终“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钳制舆论的结果导致话语霸权,舆论的预警功能无法发挥。我们国家正在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充分的民主。宪法也保护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民主权利。从人民中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把人民的意见呼声可以直接反映给国家权力机关。另外,党的文件规定“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都得到了保证。舆论渠道畅通有利于社会事务公开,有利于各种意见形成科学的、合理的、进步的舆论,有利于国家做出正确的决策。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舆论社会预警机制良性运行的保障。

  3.繁荣的先进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在观念形态的反映。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文化在舆论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恩格斯谈到中世纪的法国舆论时说:“作为民族代表的王权受到那样大的尊重,只有国王同外国订立的同盟和关于军事援助的条约才被认为是合法的并被舆论所承认。其他人在社会舆论看来总是叛乱者和叛徒。”⑩这种泯灭人性、践踏人权的社会舆论是“王权至上”的封建文化的产物。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舆论,可能有些绝对,但文化对舆论的影响确实是根深蒂固的。

  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样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当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繁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市场经济讲求法治、规则、公平、正义,因此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和有益的部分,科学地剔出其糟粕和有害的部分,繁荣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有利于在新的形势下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进步的、理性的、科学的舆论,更好地发挥其社会预警功能。因此,繁荣的先进文化是舆论社会预警机制良性运行的重要精神力量。

  四.结

  论

  舆论具有社会预警功能。要把这种功能充分利用起来成为社会发展一个重要指示器和推动器,需要有发达的国民教育、科学的舆论制度和健全的媒介理性支撑的舆论社会预警机制。发展经济、健全民主政治、繁荣先进文化能够保障这种机制得以良性运行,最终促进舆论乃至整个社会朝着科学、进步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②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③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①②③均转引自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0页)

  ④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1页

  ⑤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77页

  ⑥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284页⑦转引自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10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5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37页(⑧⑨均转引自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6页)

  ⑩转引自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2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