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新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6:30 北京晚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明确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当全国很多地方还在学习和领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时,刚刚在北京市委九届十次全会通过上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则的建议》,就已经把“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化、目标化,特别是针对北京目前在发展

中面临的几大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出了破解之道,明确提出了北京“十一五”期间要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构建首善之区的目标。

  名词解释和谐社会

  北京目前已经进入了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实施阶段。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任务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来建设和谐社会,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稳步发展的保证。正确处理好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将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住房

  原文:加大危改步伐,保证居民居住条件。解读:采取公共财政倾斜等多种措施,稳定有序推进危旧房改造,使“十一五”期间危改工作有明显的进展,使绝大多数居住在危旧房中的居民能够改善住房条件。

  关键词南城

  原文: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南城的投入。解读:从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入手,推动南城更快地发展。加大对城市环境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力度,基本完成“城中村”的综合整治,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关键词人口

  原文:以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人口规模为目标,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力争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

  解读:人口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批复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我们要探索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口综合调控机制。

  关键词空气质量

  原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争取到2010年城市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解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扩大以气代煤,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治理城镇燃煤污染,加大扬尘污染和工业污染控制力度,使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关键词节水

  原文: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节水指标和水价体系,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和行为。

  解读:积极调整用水结构,稳定工业用水,推动农业节水,增加环境用水,保证居民用水。开发利用再生水,严格控制超采、禁止滥采地下水,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建设节水型城市。切实抓好污染防治,基本完成六环以内城市河湖治理,水体基本还清,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水系。

  关键词治安

  原文: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解读:按照“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要求,健全以“巡逻、社区、保安、内保”四张网为框架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全面推进科技创安工程的任务,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

  关键词教育

  原文: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建立财政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实行全市义务教育免收杂费、课本费,对困难学生给予补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解读:严格查处教育乱收费。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组织优秀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各类技能培训,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与伪科学,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养。

  关键词就业

  原文: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解读:未来5年,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城镇失业人员中就业困难群众比重上升,他们的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建立健全劳动者培训体系,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以及失业监测预警体系。对城镇失业人员、郊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和劳动者素质。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服务业和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完善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

  原文: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读: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保障网络,使城乡困难群体能够及时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就医

  原文:积极推进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筑符合首都实际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解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妇幼卫生保健体系,合理规划医院布局,重点建立健全有效的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和运行机制。本报记者周明杰丁肇文

  专家访谈

  如何将“和谐社会”指标化

  如何将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化、指标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员李建平今天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三大内涵:一是公平公正;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和谐。

  难能可贵的是,北京“十一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将这三大内涵进行了细化,回答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性课题,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具体思路。首先,在公平公正方面,提出了强化服务体系、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指标;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提出了宜居城市的概念以及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等目标;在人的自身和谐方面,则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文化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稳定。

  李建平研究员特别介绍,北京“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创新性的概念和提法,适应了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确定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而要实现这一发展定位的要求,北京当务之急是要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本报记者丁肇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