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捐出我的眼角膜,留下光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4:45 新民晚报

  

捐出我的眼角膜,留下光明
捐出我的眼角膜,留下光明

  本报驻深圳记者于明山

  在深圳,身后捐献眼角膜正成为一件越来越普通的事。但是,前不久深圳眼科医院医生姚晓明与母亲丁剑芬的一段光明接力,却令人感动不已。

  1泪水不停地滴落在母亲脸上

  姚晓明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丁剑芬一人将姚晓明三兄弟拉扯大。

  姚晓明是眼科医生,工作很忙,为了给更多的人带去光明,他经常到西藏、青海等地做手术,没有时间陪母亲,但母亲从不怨儿子,因为知道儿子忙的是正事。她还知道眼库的角膜资源非常缺乏,自己的儿子是劝捐角膜的发起人之一,但自愿捐献的人并不是很多。目睹儿子为角膜捐献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听儿子说起一个又一个角膜捐献者的真情故事,姚妈妈决定用实际行动支持儿子。

  只要有机会,姚妈妈就会劝人捐献角膜。2000年初,姚妈妈在一家公司的医务室帮忙。同事老袁患上了晚期癌症,姚妈妈前去探望时,劝说老袁捐献角膜。不久老袁病逝,他捐出的角膜给两名患者带去了光明。从此姚妈妈一直关心他妻子的生活,两人成了好朋友。

  一年前,姚妈妈被查出患了“十二指肠壶服周围癌”,从知道病情的那天起,姚妈妈就多次提出要捐献眼角膜。老人背着儿子给亲戚打电话,妹妹想不通不支持,姚妈妈有点不客气地说,“晓明取角膜时你不要阻拦他,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今年8月26日,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躺在病床上的姚妈妈亲口交待说要捐献眼角膜,并郑重地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了名。老人身体虽然虚弱,但态度坚定,她说:“儿子是干这一行的,他为盲人带去光明,我应该支持他。人死火化,角膜就浪费掉了。将角膜捐献出来给有需要的人,这是做了一件好事。”

  姚妈妈病情越来越重,可能随时会走,但听说儿子要到福建去给病人做手术,担心自己的病会拖他后腿,老人便对姚晓明说:“这些人比我重要,我死了也只是一个人,你不去有很多人会见不到光明。你快出发吧。”

  9月17日凌晨,姚妈妈去世了。半小时后,姚晓明的同事开始摘取姚妈妈的眼球。本来很简单的手术,却因这位同事不断地哽咽,迟迟才得以完成。姚晓明百感交集地陪伴在母亲身边。眼球摘除后,他亲手给母亲装上义眼。他的泪珠大颗大颗地滴落在母亲的脸上。

  2儿子亲手帮母亲完成了遗愿

  9月18日上午,姚晓明没来得及给母亲办理好后事,便克制着悲伤,将母亲的角膜移植到眼疾患者曹均蓉和邓水森眼中。

  手术这一天正好是中秋节,深圳下起了瓢泼大雨。做完手术,姚晓明说:“我将母亲的角膜移植到患者眼里时,感觉母亲在看着我,看着我用她的角膜给患者带去光明,实现她的遗愿。我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母亲团圆了”。

  28岁的曹均蓉是第一个接受姚妈妈角膜移植的患者。18日上午9时,姚晓明准时出现在手术室里。这是一个特别的手术,但姚晓明格外平静,他用手术刀将曹均蓉眼球上的病变角膜小心翼翼地剥除,然后从浸泡液中取出母亲的角膜,将它加工成合适的尺寸后,轻轻覆盖在曹均蓉的眼球上,再用丝线将角膜与眼球缝合。

  走下手术台时,曹均蓉已能看到模糊的影像,她高兴地说:“我看到了,看到了!”得知移植的是姚医生母亲的角膜时,她感动地说,“如果不是姚医生母子这样的好人,自己只能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

  姚晓明亲切地说:“你要好好保护眼睛,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9月18日、19日、20日,姚晓明连续三天做了6个手术,将母亲的角膜移植到了四川绵阳的28岁外来工曹均蓉、广东8岁女孩廖美林、广东陆丰19岁小伙子蔡镇航等6名患者眼里。通过儿子的手,一位母亲用自己的眼角膜,让6人走出了黑暗世界。

  9月21日,姚晓明将母亲的骨灰安葬在光明树下,曹均蓉也手捧鲜花来为姚妈妈送行。大树前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上面写着“这里安息着深圳的一群人,他们用无限的光明延续着有限的生命……”

  阳光透过大榕树的枝叶照在姚晓明的脸上,没有悲伤,只有宁静与平和。“妈妈,我完成您的心愿了。我已经用您的角膜给6名患者带来光明,您高兴吗?您听到了吗?没关系,即使您听不到,也一定会看到的。”

  姚晓明的声音很轻,仿佛依偎在母亲肩头,说着悄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落泪了。

  3特别卡片:一旦出现意外,我自愿将角膜捐献

  采访姚晓明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采访随时会被电话打断。“您好,我是深圳狮子会眼库的姚晓明,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吗?”姚医生总是这么热情地接电话。

  电话是一名姓彭的姑娘从安徽打来的,身患肺结核的彭姑娘说,自己得知姚晓明将母亲的角膜移植给病人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决定在身后将眼角膜捐献出来。

  姚晓明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打电话咨询角膜捐献,电话来自全国各地。接到这样的电话,姚晓明总是很感动。

  姚晓明只是一个普通的眼科医生,这些年来,他除了看门诊做手术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失明病人身上。

  他说,对死去的人来说,角膜、器官乃至遗体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捐献出来,就可以造福别人。一对角膜最多可以让8个人重见光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延续了捐献者的生命。

  在姚医生自己的钱包里,有张特别的卡片,上面写着:一旦出现意外,我自愿将角膜捐献出来。他动员妻子孩子和两个弟弟都随身携带这样的卡片。

  姚晓明说,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器官和遗体的劝捐异常困难。只有用真情和爱心打动他们和他们的亲属,才能让他们同意捐献自己或亲人的器官和遗体。

  4姚医生给自己定下了“三个一定”

  深圳眼科医院角膜移植中心的墙上,张贴着一张张记录着角膜捐献者的名录。从1999年深圳第一位捐献角膜的向春梅开始,捐献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到目前已达到72名,有近200名患者受益。姚晓明乐观地向记者介绍着深圳角膜捐献近年来取得的进展,但没有人比姚晓明更清楚这一数字后面的艰辛。

  有一次,姚晓明接到一名角膜捐献者病危的电话,赶到他家时,这名30岁的小伙子已经去世。死者家住7楼,由于楼梯太窄,无法用担架。姚晓明说,我来背。死者身高足有1.8米,而文弱的姚晓明身高不到1.7米,当把死者从7楼背到楼下的车上时,死者的家人感动得哭了。他们自己未必能做到这样,素不相识的医生却做到了。

  这些年来,只要接到角膜捐献者病危的电话,不管是白天黑夜,不管是刮风下雨,姚晓明都会马上自己开车赶过去。辛苦倒没什么,最沮丧的是,许多病人家属还不能够接受角膜捐献,有的家属会开出各种苛刻的条件,有的开始同意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又拒绝捐献,甚至有些人不理解,会恶语相对。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得到一名6旬捐献者去世的消息,已经休息的姚晓明赶到医院,准备做取角膜手术。没料到死者的哥哥坚决反对,说弟弟是糊涂了,没有了眼睛到了另一个世界怎么走路。尽管有些沮丧,但姚晓明还是帮助死者的家人将死者送到殡仪馆。

  有一次,一名姑娘因车祸而脑死亡。为了劝说死者的父亲同意捐献女儿的角膜,姚晓明苦口婆心,甚至提出帮助寻找车祸肇事者,安排火化以及打官司等,没想到对方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甚至指责说:“你们为什么净惦记着我女儿的眼角膜?”

  面对挫折、困难以及误解,姚晓明没有放弃或者退缩,依然充满信心。他有理由乐观和充满信心,因为在姚晓明等众多人士的身体力行、奔走呼吁下,无偿捐献眼角膜事业在不断发展。

  深圳角膜捐献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不少市民已经逐渐接受了角膜捐献。2002年6月,深圳狮子会成立了全国首个眼库。2003年8月,深圳市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器官捐献移植的立法,势必会推动今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汕头有一家眼科医院,但由于潮汕地区的传统观念,这家医院建成后没有角膜可供移植。姚晓明代表深圳狮子会送去了第一份角膜,推动了潮汕地区角膜捐献和移植事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汕头已有30多人自愿捐献角膜。

  姚晓明给自己定下了“三个一定”:对于角膜捐献者,只要他在深圳,就一定在取角膜后亲自送死者到殡仪馆;一定参加追悼会并致悼词;一定要亲自扶棺,送进火化炉。

  “请您相信,您遗留下来的光明永恒。您明亮的眸子依然注视着您所眷恋的世界和爱您的人们。”

  这是姚晓明参加每个捐献者告别仪式时,代表深圳红十字会为捐献者献上的悼词。每个捐献者的名字都被记录在英名录上,骨灰也被安葬在光明树下。

  姚医生(左)将母亲的眼角膜移植到病人眼中

  最后的日子里,姚妈妈叮嘱儿子:捐出我的眼角膜,就是把光明留下

  照片提供:深圳眼科医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