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胶州:顺口溜里“瞧”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5:05 人民网

  人民网青岛10月26日电记者宋学春通讯员雷冬丽张振华报道:“鼓乐升天鸡年到,俺村换了新面貌;订单蔬菜生意浓,名优特专更走俏;农民上班又种地,不出家门挣钞票;全村人民同致富,全靠有个好支部。”这是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小辛疃村村民根据近年来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编出来的顺口溜。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小辛疃村却是个有名的困难村。当时村委班子几乎处于“瘫痪

”状况,村集体外债近百万,村支书两年换了仨,最短的仅干了58天。有村民编出了“撞钟不撞钟,工资不浮动;撞了一下钟,脸肿鼻子青;撞了一天钟,家破房子空。”的顺口溜。

  1997年,现任支书李丕斌被选为村主任。他顶住各方压力,把那些“天天来上香,就是不撞钟”的干部清理出村委队伍,并挨家挨户找村民谈心,找问题,想办法,尽最大努力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很快,村容村貌村风发生了很大变化。

  要让村民奔小康,过上幸福生活,惟有搞好村集体经济。于是,李丕斌带领村委成员远到北京、天津,近到寿光、莱西等地取“致富经”。当看到利用大棚种反季节蔬菜能够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时,李丕斌就动员村民建起了20多个改良式大棚,种上了名优黄瓜,当年大棚黄瓜亩产量就达1.5万斤,亩利润1.3万元。村民尝到了甜头,种植户逐渐增多,短短两年时间大棚面积就达到了900多亩。其中,冬暖式大棚32个,改良式大棚150多个,小型弓棚600多个。一家一户分散式的经营销售模式难抵市场风险,该村委班子决定成立蔬菜协会,免费为农民提供各种种植、销售信息。农民都亲切地称蔬菜协会为农民的“贴心护士”。

  转移富裕劳动力,转变村风民俗。农闲的时候,一些农民常聚在一起玩扑克,为此,该村积极实施村级招商,解决了村里200多富裕劳力,进厂工作的农民人均月收入能达800多元。2004年,该村人均纯收入6300元。

  看见村道路破损不堪,影响村容村貌,富起来的小辛疃村人先后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水泥进村路,投资20多万元整修了村内街道,装上了路灯,投资10万元搞好村庄绿化、美化。在养老方面,从2000年开始,该村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200元的养老补助金,定期发放油、米、面;连续两届以上的老民兵每年补助200元,连续十年以上的老民兵补助600元。“如今俺们不进城也享受到了城里人的待遇。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啊!”该村65岁的刘老汉笑着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