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假贫困生”现象暴露高校助学政策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5:55 人民网

  高校开学后,个别“假贫困生”也忙开了,他们和其他贫困生一样在紧张地整理材料,准备享受学校对贫困生的优惠政策。这些“假贫困生”有的甚至“浑身上下穿的都是名牌服装,手机、MP3等一应俱全,花钱丝毫不节俭”,有的对这种做法并不避讳,困难补助领到手后,就拿补助的钱请宿舍的同学到外面饭店美餐一顿。(《中国教育报》10月25日)

  冒牌“贫困生”虽属个别现象,但却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救助秩序,已经引起了很多

高校的重视。

  “假贫困生”现象暴露出了一些高校在救助贫困生政策上的漏洞。目前高校对贫困生补助金的发放大都采取了学生提供材料的方式:由申请者在当地的民政部门或乡镇办事处开个贫困生证明,再由申请者本人写出个人贫困情况报告,最后学校根据申请者上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验和取决发放补助的名单。学校有关部门在审验这些材料的时候,根本不看学生本人,不就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哪怕是大体上的了解,基本上看谁在材料上写的最“贫困”,就把补助金发给谁,这当然难免让个别道德品质不高的学生钻了空子。

  笔者十年前读大学时就曾经接受过国家助学金的救助,深知这看似微薄的助学金对于一个贫困大学生的作用。从目前大学助学金的发放程序上来看,过去了这么多年,助学金发放程序竟然几乎没有变化,这不能不说是助学政策制订者的失策。

  有的高校辅导员对于这种“假贫困生”现象表示很无奈,认为很难从学生表象来判断他是不是贫困生,只能依据当地出具的学生家庭情况证明。对于这种说辞笔者不以为然:既然一个“贫困生”平常花费奢侈,那在他提出申请补助的时候,学校就有权对他打上个问号——将他本人叫来询问一番总是可以的吧,不论怎么说,真正的“贫困生”应该是很难与高消费联系在一起的。

  助学贷款的申请也是发现“真贫困生”的一个可靠途径,由于申请助学贷款的程序相对复杂,再加上这类助学政策属于“救急不救贫”,一般的“假贫困生”是很不愿意或者不屑去申请的,那么,负责审验助学金发放的学校有关部门完全可以把这当作一项参考条件。

  第三,学校可以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一些高校为了杜绝学生考试舞弊,已经设立了类似的诚信档案),在发现了“假贫困生”之后,将其“舞弊”情况记入该档案当中,这样一来,“假贫困生”冒领补助金的风险成本将大大加大,“假贫困生”现象必将得到有效的遏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