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物价局局长无奈辞职折射官场“潜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6:01 人民网

  张洪钧,原任安徽省阜阳市物价局局长。1998年,张洪钧曾被评为首届“安徽优秀青年卫士”。4年前,他曾是阜阳城内除团系统外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7月22日,市里宣布张洪钧到供销社任职。就任第二个工作日,他正式递交辞职申请,并获批准。(10月25日北京晨报)

  据报道,张洪钧自己认为,他是因调查并制止教育乱收费遭到阻挠,价格检查权被

上收,公用经费被停拨,不堪忍受巨大压力而辞职的。那么,诱发张洪钧辞职的调查并制止教育乱收费情况的调查是怎么一项调查,具备不具备其合法性?这使他不堪忍受的巨大压力又是从何而来,怎么形成的呢?在提倡政治文明建设的今天,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先谈物价局调查并制止教育乱收费具备不具备其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各级物价部门的物价检查机构,依法行使价格监督检查和处理价格违法行为的职权。对同级人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下级人民政府以及本地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执行价格法规、政策进行监督检查。阜阳市物价局执法主体资格无庸置疑。然而,阜阳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杜长平则认为,物价局的做法打乱了全盘收费计划。物价局擅自调整收费标准,造成一批学校欠款,不能正常运转,不能按期完成还款任务。副市长杜长平的话,很显然,物价局的做法是错误的.对此,市物价局行费科科长刘桂雪却另有说法:之所以降低部分学校的收费标准,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学校还贷只差一个尾数,按现有学生人数测算,如仍按每生50元的标准收费,也将超收。二是3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部分学校,去年作为省里的试点,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重复收费,每个学生每学期要交近百元,负担太重了。今年省里也作出了规定,两项合一,不得重复收费。刘桂雪的话似乎更能让人们相信,物价局的调查并制止教育乱收费的做法的合法性。

  从表面上看来,杜副市长和市物价局行费科科长刘桂雪说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市长要求的是左右全盘、顾全大局,科长强调的是因地制宜、依法办事。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就是最好的顾全大局。阜阳市物价局在对各学校多媒体项目进行复核时,结果发现了五花八门的怪现象:有的学校当初为了争取项目,虚报了学生人数,有的甚至虚报了近一倍,结果造成难以收回投资;有的学校则少报了学生人数,目的是想被批准多收几个学期的钱,无论前者虚报还是后者少报,其行为均属于弄虚作假。既然是学校当初为了争取项目,虚报了学生人数,造成学校欠款,不能正常运转,难投资收回难.理应依法依纪追究弄虚作假的教育部门领导的责任.谁知,这板子并没有打在当事人的屁股上,作为执法单位的物价局倒是被兜头泼上了一盆污水,落的“物价局的做法打乱了全盘收费计划”的评价,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人费解.

  现在第一个问题应该很清楚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时任局长的张洪钧“不堪忍受的巨大压力”的呢?其实,现在官场早就流行这样一种潜规则,同一层面上(一些级别相同或级别稍低握有实权)的官员为了权为己(或者是部门)所用,利为己(或者是部门)所谋,无限扩大自己有限的权力,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权力运作过程中,什么“党纪国法不如兄弟一个电话”;什么“法规政策可以变通,兄弟情谊不能变生”;以你之长,护己之短;你投之我以桃,我报之你以李;在获得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平共处、一团和气、共同繁荣、共同腐败的神奇效果的背后,却是干着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勾当。想必,张洪钧在这官场上,一定是没有按这规则出牌,导致了物价局要求降低学校收费标准,停止收费,市教育局便使出“部分学校校长、教师要上访”的撒手锏,要求市政府出面干预的局面。当然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最后挨了软板子的是严格执法的年轻局长,一是市领导上收了物价局的价格检查权。二是省物价局补助市物价局的30万元经费被财政部门长期扣留,最后走向无奈辞职的下场。而作为主要责任人的教育部门却在一旁,数着票子偷着乐。

  从张洪钧被迫辞职看来,这“潜规则”,使官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和黑洞,许多人难以摆脱。到了官场,谁不遵守就会被视为另类,谁不腐败就会受到排挤和白眼,甚至被淘汰出局。这“潜规则”使官场变成了腐败的大染缸,有些人原本素质并不差,但为了不被排斥和淘汰,只好随波逐流,最后滑进腐败深渊。我们从张洪钧被迫辞职来这剖析官场“潜规则”,有助于认清官场“潜规则”的面目,充分认识到官场“潜规则”的危害性,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净化干部队伍,有力地阻遏官场“潜规则”的蔓延,降低官场“潜规则”给党、国家、人民带来的损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