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云龙: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4: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刘源

  电视连续剧《亮剑》播出后,反响巨大,创下两年来最高的收视率。作为本片的军事顾问,我深感欣慰。

  最近,一些老干部、老红军谈起《亮剑》,眉飞色舞,认为从主人公李云龙身上反

映出我军老一代高级将领的气质。那是一种面对强敌,不计生死,敢于亮剑相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战争年代我军克敌制胜、横扫千军的胆魄和气势。我想,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我们中华民族要崛起,极需要勇于争锋的胆魄,离不开敢于胜利的气势。这种“亮剑精神”,对于今天的国人尤为重要。

  在许多同志对李云龙这个鲜活的艺术形象赞不绝口的同时,也有同志以李云龙身上有种“匪气”而予以否定,对此,我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即使不谙历史的人都知道,我们这支军队从创建之日起,就是以农民出身的人为主要组成。自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过多次武装起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平江起义等等。其参加者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构成中国工农红军的主体。他们出身贫苦,多为文盲,像李云龙一样,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逐渐学会识字,知晓些许革命道理。不可否认,在这些红军战士身上必然带有旧时代穷困落后的社会痕迹,说粗话、没规矩、常常违反纪律,不懂共产主义理想,这一点也不奇怪,更无可厚非。正因为如此,党才在军队中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从“三湾改编”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后来,军队内还确立了民主制度,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政治民主,经济公开,官兵平等,消除旧军队的雇佣关系。这些从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李云龙这个人物,是凝结了诸多老革命、老将军的崇高品质和言行为一身,他对党、对人民、对这支军队有着朴素的感情和无比的忠诚,英勇顽强,不畏艰险,战功赫赫。同时,这个人物又集中了他们那一代特有的、在许多人身上司空见惯的弱点和缺失,虽说并不完美,却更显可敬、可亲、可爱。有意把他设计成“两头冒尖”、个性鲜明的样子,既符合人无完人的实际,也是艺术的需要:作为人物原形,他很真实;作为艺术形象,又很丰满。

  我觉得,李云龙表现出的气质,不好说成匪气,而是特殊的志气、豪气。为了生存,为了保护群众,他英勇抗敌,“步行夺得胡马骑”,抢下鬼子汉奸的武器粮食,还给人民;他向“友军”、向兄弟部队要装备、借俘虏,“地崩山摧壮士死”,为的是豁出性命,消灭敌人;他面对敌手,剑锋所指、血溅七步,而枪口从不对着自己人,这种泾渭分明的爱与憎,动人心魄的深情与胆量,不是最可敬的吗?

  对被贬为“痞子运动”的“泥腿子革命”,是看作“糟得很”,还是“好得很”,曾被毛泽东视为划分敌友的界线。作品中的李云龙,是个不折不扣的“泥腿子”。他面对的,不是“痞子运动”里的中国土豪劣绅,而是凶残无比、杀人如麻、禽兽不如的日寇法西斯,是亡国灭种的大屠杀。不错,共产党和党的军队一出生就被敌人骂作“匪”,正是那时的劫富济贫,抗强扶弱,舍生忘死,无私奉献,令敌人切齿咒骂;也正是老一辈以血汗言行表明的爱恨情仇,磊落忠诚,使百姓视若亲人子弟,为我党我军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被艺术浓缩的人物李云龙。他没有受过教育,只有来自山区农民的粗野和剽悍,他的性格中有一种不受约束、我行我素的特点,如果一直在农村,多半也是好勇斗狠之人。有意思的是,李云龙偏偏参加了红军。环境决定意识,革命战争造就了他。在他身上,既有被长期残酷的血与火打造出的暴烈性格,又保留过去习气的痕迹;他头脑中,既有被极端恶劣的环境磨练成的非常规思维,又混合着清水一样的朴实、憨厚和农民式的狡猾。也正是这些性格和思维的奇怪组合,使他总不按常规出牌,出奇制胜、攻其不备,又出乎意料、乱捅娄子。在一定程度上,李云龙是战争时期我军高中级指挥员中的一类典型。我见过的很多老红军、老将军身上都有李云龙的影子,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已身居高位,甚至留洋深造已学富五车,却仍然保留着坦诚率真、质朴顽皮、粗言陋习和特异的行为方式,令人忍俊不禁,着实觉得更加可亲、可爱,这一切,从未损害过他们高大的形象。

  世间万物,均是相对的。正是因为“粗”,才需要学习;“蛮”,才需要修养;“野”,才束以严明纪律;“刚”,才化于脉脉柔情。作品中的领导欣赏李云龙的骁勇善战,却并没有姑息他的错误。他每次违纪都受到上级的严厉批评和组织处分,职位几上几下,以至于这位红军团长到了抗战末期又再次降成营长。我们也看到,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们就很少违规犯错,行为举止也已像个解放军师长了。许多作品反映的正是这一段历史,在共产党的正确教育和领导下,李云龙、姜大牙、石光荣他们得以成长,如鱼得水,屡建奇功,赢得战争,成为一代天骄!

  古今中外,凡能打硬仗的军队,几乎无一例外都有股绝不服输、敢于拼胜的劲头,说俗点就是一股“野”劲儿,有棱有角。军人、战士,是要打仗、搏杀、抢险的,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说到今日,就算不能把兵练成古来赞誉的虎、狼、鹰、狮,也不能养一群小绵羊吧?即使是掌握高科技、有高学历的军人,也不能仅仅是一群文质彬彬、只会请客吃饭做文章玩电脑的小白脸。军队首先是国家机器,军人首先是战士,他们是能够慷慨赴险、生死相托的兵,必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血性,必有一剑敢当百万师的气魄。

  不论昨天、今天或明天,一旦置身十倍百倍于我的敌人包围之中,面对惨无人道地绞杀欺凌、狂轰滥炸,我军不仅需要老旅长、师长、副总指挥那样的将帅,还要有李云龙、赵刚、丁伟、孔捷式的一线指挥员,更少不了像和尚、秀芹和骑兵连长一样的战士,不畏强敌,以命相搏、冲锋不止、死而永生!举世公认,毋庸置疑,这是真正的威武之师!

  应当承认,任何文艺作品总有缺憾,电视剧更难周全。这部片子中粗糙、穿帮的地方随处可见,导演对军事历史偶有外行,演员的动作语气过与不及,在所难免,不足为奇。如何补救,只待日后了。凡事应多看主流,看看破纪录的收视率,听听如潮的好评,比比充斥荧屏的某些俊男靓女、卿卿我我、莺歌燕舞、阴盛阳衰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我觉得,当今的中国,当今的军人,需要《亮剑》这样的“男人戏”。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27日第九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