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循环经济助“铜都”中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4:5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日前,记者来到铜陵扫把沟地区,与正在晨练的王大妈交谈,她乐呵呵地说:“现在可好了,天高气爽,到外面晨练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舒坦。以往硫磺烟一来,下大雾一样,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谁敢出门呢。”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上半年,铜陵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单位能耗却仍然保持了下降的趋势,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恢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趋好,达到

二级的天数为163天,好天气比去年同期又有所增加。的确,铜陵市正在由一座污染较重的工矿城市,日渐成为一座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良、富有魅力的“生态山水铜都”。而这一切,无不得益于成功的转型之路——循环经济,中兴古铜都。

  资源危机:逼迫城市转型

  从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铜”以来近半个世纪,铜陵共产铜240多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进入九十年代后,铜陵作为资源型城市,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

  资源面临逐渐枯竭的危机。6大矿山有5座已经过了“青壮年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工业“三废”排放量大,空气中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值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黑色铜水淬渣山、红色硫酸渣山和白色磷石膏山,如同“三座大山”压得铜陵人几十年透不过气来……

  何去何从?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铜陵人开始了积极主动的转型探索。铜陵市委、市政府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打造“生态山水铜都”的奋斗目标。

  循环经济:破解资源困境

  铜陵作为我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粗铜产值长时间占据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要做好循环经济文章,铜陵首先立足已有的铜资源,积极推进铜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是铜陵人破解资源困境的第一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铜陵市投资几十亿元兴建国家重点工程“金隆铜业公司”,生产电解铜,使铜的深加工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目前,铜陵电解铜的年产量达到30多万吨,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以电解铜等为基础,铜陵精深加工目前已延伸为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电解铜——无氧铜杆——铜线--特种漆包线、电解铜——电子铜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系列铜管等4条产业链。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以铜线为原料,生产的特种漆包线专门用于冰箱和空调压缩机上,产量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

  破解资源困境,还需使铜陵尽快走出“单一采矿冶铜”的历史。为此,铜陵市进一步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并在产业转型中形成了另外三大主导产业:化学工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电子工业成为全国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建材工业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铜陵海螺是当今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单个企业。

  铜陵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日前,铜陵市作为我省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进入了国家级首批试点城市名单。

  有序推进:再造山水铜都

  为保证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铜陵市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小组,制定了《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行动纲要》和《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循环经济项目库。

  铜陵市围绕铜矿、硫铁矿和石灰石矿等矿产资源建立产业循环链。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利用生产电解铜的废弃物阳极泥回收金、银等贵重金属;用冶炼炉渣加工造船厂需要的磨料;用电解液生产硫酸铜;用铜尾矿掺入水泥生料烧制水泥熟料;对共生矿、伴生矿中的铁、硫加以利用等。铜化集团更是变废为宝,以高品位硫精砂生产高品位红土,以钛白废酸生产铁系颜料,用磷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纸面石膏板等产品。

  铜陵市大力推进彼此共生和横向联合。金昌冶炼厂的废水含酸性强,治理要花钱。在这个企业附近上马的一个印染厂,该厂所排污水含碱性,与金昌冶炼厂的废水和成中水,再循环利用,产生了可观效益。

  针对工业污染严重的现实,铜陵市不断深化工业污染的治理和预防。在治理上,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近几年铜陵正在逐渐消化掉历史形成的黑色铜水淬渣山、红色硫酸渣山和白色磷石膏山这三座污染大山。在预防上,铜陵市通过强化环境监测手段,加强“环评”、创新环境管理方式等,严格控制新污染。去年全市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为100%%,其中有7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总投资上亿元的污染项目被否决。

  “与此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工作。”铜陵市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冬瓜山铜矿在水木冲尾矿坝采用了无土植被技术,成功地控制了坝面水土流失和扬沙污染。有色凤矿林冲尾矿库复退后变成了大块耕地。新桥矿塌陷区通过改变耕作方式,重新恢复成为耕地。

  铜陵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富有魅力的“中国生态山水铜都”初具雏形。来自沈阳冶炼厂的江先生说:“铜陵空气好,山清水秀,非常干净,适宜人居,我真希望能来这里工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