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7:22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份《建议》通篇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部署,成为关键时期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的纲领

性文件。

  十一五”: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弹指之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未来的五年更显关键。

  这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迎来的第一个五年发展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交织的关键阶段,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也可能出现经济徘徊、社会不稳定的情况。

  早在2003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以“招标”形式,组织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要研究机构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驻华机构等,对涉及“十一五”时期的重大发展课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百万字的研究成果。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2004年底,中央直接部署22个重大课题,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这些课题包括三农、能源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收入分配、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等,几乎涵盖“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要面对的所有重大问题。

  2005年2月16日,各地区各部门50多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建议》起草组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起草组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任副组长。

  发扬民主:《建议》顺利起草重要保证

  党中央对《建议》的起草高度重视。《建议》形成的每一稿,胡锦涛总书记都认真审阅,提出许多重要指导意见。在历时8个多月的起草过程中,总书记先后主持了5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汇报和进行讨论,还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关于“十一五”规划专题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

  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十分关心《建议》的起草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

  作为起草组组长,温家宝总理先后8次主持起草组会议,讨论研究《建议》稿,在形成《建议》提纲后,主持国务院党组进行讨论。

  7月26日,中南海怀仁堂高朋满座。胡锦涛总书记在这里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制定和落实“十一五”规划,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盛夏8月,胡锦涛总书记深入河南、江西、湖北三省的农村、企业、社区,就“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调查研究,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三省负责同志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召开座谈会、专题汇报会,听取专家对《建议》的意见和有关汇报;全国政协举行专题协商会,就“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起草组在贵阳、上海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对“十一五”规划有关重大问题的意见……

  7月底,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就《建议》(征求意见稿)在100多个单位、部分党内老同志和党的十六大代表中,广泛征求意见。20多天的时间里,起草组共收到各类意见近2000条。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主持起草组逐一进行研究,最后吸纳600多条,对《建议》作了350多处修改。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为期4天的全会,安排两天半时间审议《建议(讨论稿)》,与会同志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10月10日晚,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全会分组讨论情况的汇报,并对如何修改补充作出重要指示。起草组又对文稿进行认真修改。11日上午,全会进行分组讨论。中午,起草组又根据分组讨论情况,对文稿作最后的修改,经中央政治局同志审阅后提请全会审议。

  10月11日下午3时,《建议(草案)》摆在每一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坐席上。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凝聚着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建议》,获得全会的一致通过。

  科学发展观:贯穿《建议》的主线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建议》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议》在科学判断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突出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6条原则。

  这是一份与时俱进的重要文献——

  “十一五”规划《建议》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指标,同时对扩大就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提出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人文和社会指标进入了规划制定者的视野。

  从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52年后制定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时空,中国不仅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而且初步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

  《建议》引人注目地改变行之数十年的“计划”,代之以“规划”的新提法,虽是一字之差,却意义深远地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们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又一个历史坐标。

  这是一个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议》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并用20个字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崭新的内涵。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建议》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建议》突出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并勾画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五大举措——

  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高度重视原始性创新,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推进集成创新,促进重要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这是一张改革攻坚的五年路径图———

  《建议》基于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这个科学判断,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醒目地被列为改革攻坚的第一位。《建议》还对其他领域的改革一一作出部署。所有的改革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通过强化制度约束和完善激励机制,形成新的利益导向环境,使企业、政府部门和其他主体的行为,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这是一篇以人为本的宣言书———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建议》中的这段表述,格外引人注目。

  《建议》中一句句、一段段振奋人心的论述,让人们对未来的中国更加信心满怀。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