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短信诈骗升级谨防上当受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7:2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短信诈骗升级谨防上当受骗
核心提示

  近一个时期,一些骗子冒充银行和公安部门工作人员,给人发送“信用卡或银行卡被划账”的短信,以骗取钱财。目前,此类短信诈骗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在我省,许多人都收到过此类短信,少数人还真被骗走了钱财。

  有关专家认为,面对这种现象,除有关部门应立即行动起来,严厉打击这类违法犯罪活动外,还须提醒广大群众——

  被骗钱财事件频发

  10月18日上午,郑州市的任先生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是”中国建设银行贵客户:你于10月18日在上海刷卡消费4800元,本月结账日将予以扣除,如有疑问,请咨询,电话是……”因为自己从来就没有在上海刷卡消费,况且此前也听说过此类的短信诈骗,任先生就没有理睬。

  与任先生不同,上海市的张先生因为相信了类似的一条短信,被人骗走13万元。

  10月13日中午,53岁的张先生突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你的银行卡刚在太平洋百货消费2980元成功,如有疑问请打电话5109****查询。”张先生对此大惑不解,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消费。于是,他就立即按照短信上的电话号码查询。拨通电话后,对方称自己是”银行发卡中心职员”,要求张先生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码,并说张先生的个人信息资料已经泄露,有人盗用他的银行账户消费,建议他立即拨打电话5109****向公安局报案。

  听到这种情况,张先生很着急,就立即”报案”,接电话的男子自称”公安局民警”,让张先生赶快拨打5109****电话,向”金融管理局”申请保护措施。害怕自己再受到损失,张先生又急忙给”金融管理局”打电话。电话中,一男子详细询问了张先生的银行卡以及里面的资金情况,并”建议”他赶快将银行卡账户内的资金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里。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后,张先生就来到一个银行柜员机边,按照”金融管理局工作人员”的指导,将自己银行卡内的13万元转入到了所谓的”安全账户”。

  随后,张先生又赶到银行查询,发现自己银行卡内的13万元已被人取走。此时,张先生才发现自己上了骗子的当。

  诈骗形式有两种

  目前,此类短信诈骗不断升级,已经蔓延到全国范围,且数量不断增加,不少人为此上当受骗。9月30日至10月7日8天时间内,北京警方就接到此类报警1265件,仅10月2日一天就接报88件。在我省,警方也不断接到此类短信诈骗的报警。

  据《法制日报》记者邓海建、王晓雁调查,这伙短信骗子几乎都来自南方。他们购置短信群发器、手机和电脑等工具,把手机和短信群发器连接起来,以每天群发几千条的速度,向各号段的手机号码发送诈骗短信。这种诈骗短信一般有两种模式:

  “尊敬的××银行客户您好!因日前发生多起资料外泄银行卡遭复制盗领事件,为避免盗领,请立即与某金融单位联系(某固定电话号码)。”

  “×××您好!你的银行卡于某地刷卡消费多少钱,此笔消费将从您账上扣除。如有疑问请拨(某固定电话号码)与某金融单位联系。”

  当事主依据所留的号码跟对方联系时,其中一人假装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事主的卡已被盗用,让事主打“公安局”的电话。第二个人冒充公安人员给事主“编号立案”,或让事主与“金融部门”联系。第三个人则冒充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用电话遥控事主到ATM机进行转账。而所谓的安全账户都是诈骗者事先用买来的假身份证在银行办理的银行卡账号。经过操作后,事主在银行卡上的存款便被划至诈骗者的银行卡上。

  收到可疑短信勿回电

  据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的许华民介绍,大凡受骗者,都轻信了这类短信,诈骗者主要利用人们担心银行卡内的钱被无故划走的心理来骗取钱财。其实,银行使用的是特殊的客服电话,根本不会用普通的手机号码给客户发短信。而且,刷卡消费需要客户在消费场所当面签字才算数,即便是客户的银行卡出了问题,银行也会要求客户去银行当面处理,根本不会发一条短信就了事。因此,人们如果收到了此类短信,不要理会,以免上当受骗。同时他提醒人们:不要随便将自己的银行卡号码和密码告诉别人,如果接到可疑短信,不要按照短信上的电话号码直接回电,如果真不放心,就直接去银行查询。因为,有的骗子不但是骗取客户银行卡上的资金,还骗取人们的巨额电话费。

  另外,针对银行卡短信诈骗案多发的实际情况,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还向各商业银行和有关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开通自动取款机跨行转账业务的商业银行对每日转账的金额和次数进行限制,统一使用各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电话向持卡人提供短信服务,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侦查工作。

  用“法”整治短信诈骗

  “我两次收到过诈骗的短信,对这样的短信诈骗,就没有办法整治了吗?”10月25日,面对记者的采访,郑州市民黄二超不解地问。

  “违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短信进行诈骗,电信运营商难道不应该承担责任?”郑州市的刘建辉对此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郑州市的高级律师张国防认为,电信运营商是否承担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为,电信运营商无权也无法过问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内容。

  其实,针对手机短信的不规范行为,信息产业部曾先后下发过《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治理当前电信服务热点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然而,由于缺乏硬性而具体的整治措施,这些指导性文件在不断涌现的新型短信诈骗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不过,面对不断出现的短信诈骗行为,以后真有“法”了。因为,由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我国首部规范短信的法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于近期出台。据了解,这个《规定》对发送不良短信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作了详尽的规定。人们只是希望这个《规定》能尽早实施。

  当然,单靠一个规定就解决目前的短信诈骗行为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人们不要轻信陌生短信的内容;其次,只有采取综合整治的办法方能奏效。

  那么,如何进行综合整治呢?对此,省检察院检察官吴之连建议:公安机关要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诈骗者及运营商加大查处打击力度。通信管理部门对公安机关依法查实的发布有害手机短信的手机及SP服务商,及时下达强制停机通知,或依法撤销SP服务商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电信企业对发送有害短信的手机用户或SP服务商,依法予以停机或终止经营合作和接入业务,对依法处以停机的手机号码予以收回。同时,金融部门要按存款实名制的规定,做好开户审查工作,防止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假身份证开设账户……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短信诈骗的现象才会逐渐减少乃至绝迹。⑤8(摄影本报记者李建峰)

  □本报记者李东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