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1月1日零时正式开始入户登记1%人口抽样调查涉及我省52.6万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8:54 贵州日报

  1%人口抽样调查:新中国成立56年来,我国已先后开展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为了及时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国务院决定在每两次人口普查中间,进行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今年的调查已是第三次。此次抽样调查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00多个县、市、区,近9万个调查小区展开。调查样本为13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

  “您所居住的小区已被确定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调查小区,11月1日至7日

期间,调查员将到您家里进行调查登记。……届时,请您在家中确定一位了解家庭及每位成员详细情况的人,负责向调查员申报……”在10月25日我省召开的1%人口抽样调查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看到了专门用于“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的一张张入户宣传卡。

  11月1日零时,是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标准时间。届时,我省2万多名调查员将正式深入到全省15万个家庭户和集体户入户登记,开始我省1%人口的抽样调查。此次抽样调查涉及我省88个县(市、区、特区),146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5240个村(居)委会。抽样样本覆盖52.6万人。

  抽调结果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依据

  有关部门表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将有助于摸清人口基本情况,掌握人口变化趋势,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人口抽样调查将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政策及规划提供最新信息和依据。未来十几年,是我省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的高风险时期。在这一时期,预计我省人口仍将以每年净增35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人口总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流动所涉及到的计划生育政策、城镇规划、教育和文化发展布局、交通调度、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等众多方面都将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产生重大影响。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正处于“十一五”规划即将制定的关键时期,调查将以搞准我省基本人口省情,反映人口全面发展情况为基础,以丰富、详尽、可靠的数据和一大批最新研究成果,为全面实现我省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我省现代化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调查项目涉及内容广泛

  据介绍,此次我省1%人口抽样调查,将反映居民住房数量、质量、厨房和卫生间状况,购、建、租房状况以及生活燃料情况方面的指标;反映在11月1日零点家庭人口居住情况方面的指标。其中主要包括:当晚本户里住几个人;当晚没在本户居住、但在本户有户口的有几个人;当晚在本户居住、但没有户口的人,以及他(她)们离开自己户口登记地的时间和原因。

  同时此次抽样的主要内容还包括:6周岁及以上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1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失业、工作单位性质、具体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生活来源和劳动收入;人口婚姻、生育和2004年11月1日以来人口出生、死亡、迁移、流动方面等指标。

  我省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提醒,在抽中的调查小区,常住人口、外出人口、临时居住人口均要登记。同时,我省1%人口抽样调查在10月25日开始至10月31日期间,是调查员进点入户摸底;11月1日至11月7日,调查员将正式入户登记。此外,11月12日至11月30日,全省少数抽中调查小区的住户将需要配合事后质量抽查员进行质量抽查入户登记。

  保守秘密 不出假数

  依据《统计法》,公民和一切社会组织均有义务和责任接受调查,如实申报,积极配合。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1%人口抽样调查中瞒报漏报、确保调查数据质量,同时严格保守住户的隐私,按照有关开展我省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规定,全省各级政府不得把调查数据作为评价基层和地方计划生育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依据。各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也不得把调查资料作为各项考核和行政管理兑现奖励的依据。各级调查机构工作人员、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必须为有关部门和群众申报的内容保密,不得泄露。对于违反《统计法》和这次调查有关政策,泄露群众申报情况、干扰调查工作、编造虚假查数据的,将依法予以处理。

  作者:孙晓蓉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