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希望之旅”首日逾百人报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5:19 华商网-华商晨报

  

“希望之旅”首日逾百人报名(图)

  “希望之旅”首份捐助来自东北大学的两名学生

  本报记者王海英摄晨报讯(记者王福日杨立科)“我带女儿一起去康平,”本报老读者赵永久说,“虽然我每月工资少,但我一定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

  赵永久,一个普通市民,因为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今年被评为“感动沈阳十大慈善人物”。

  昨天,和赵永久一样热心的还有100多名沈阳市民和一位丹东市民。“我准备好了多台电脑,提前送到你们报社。”一位小伙子急切的心情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患病老读者多年“捎”爱心

  最让记者感动的是,一位患病的老读者连“捎”多年爱心了。

  昨日8点刚过,一个熟悉的声音在电话里响起,“我身体不好,去不了康平,买了一些东西,帮我捎过去吧。”打电话的读者叫李春娥,声音急促而低沉,李阿姨说是疾病缠身所致。

  对于李阿姨的声音,记者是有印象的。

  连续三四年了,她拖着病体把几包衣服和学习用品送到报社,并在每个包裹上都写上了自己要帮助的孩子的姓名。“一定要交到他们的手里。”每次她都再三叮嘱。

  “前两天我去买菜的时候,听邻居们说又到了‘希望之旅’的时候了,于是我这两天就特别注意看报纸,果然就要开始了。”李阿姨说,虽然自己不能到孩子们的身边鼓励他们,但是能把东西捎到,也算尽了一份心了。

  “希望之旅”继续报名

  读者敖喜武说到参加活动的目的时说,“我去年资助了一个赵海威的小男孩,是刘坨子小学的,今年应该读4年级了,今年再去的时候,还想看看他,再给他些帮助。”

  昨天,70岁的王路满打来电话说,自己也要参加“希望之旅”,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捐资助教的心却和年轻人没有两样。

  虽然有许多老读者的参与,但是今年大部分的“爱心使者”还是新面孔,“总以为这样窘迫的生活离我们很遥远,却没想到就发生在身边,而且真实到让人痛心。”读者王女士说,她想资助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同成长,让他们共同享受阳光。

  在昨日打进的电话中,有20多名读者都想寻找一名合适的孩子长期资助,“500元钱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次聚餐,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上一年学的费用。”这位读者说,看了报道,她甚至有了奢侈的负罪感。

  今天“希望之旅”继续报名,热线电话:024-26215905、024-86268636。

  同时欢迎读者到本报捐款捐物。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1号

  希望之旅行动

  今天就给石治玉小学捐炉筒

  晨报讯(记者王福日)“学校还没炉筒子?”昨日一大早,一个急切的声音在电话里响起,“我明天就去,买点炉筒子,帮他们装上,孩子们过冬没炉子哪行!”

  昨日,许多读者纷纷打进热线电话,表示要参加到“希望之旅”活动中,还有的亲自将捐赠物品送到本报。

  行动一:学校没炉筒,今天就去装

  昨日一大早打来电话的读者叫李晓光。他看到本报昨天的“希望之旅”报道,得知北四家子乡石治玉小学的孩子们因为买不起炉筒,冬天要挨冻,马上就着急了。

  李晓光曾经三次参加本报的“希望之旅”活动,捐助过数名康平县北四家子乡的小学生,“我记得资助过一个叫颜如玉的孩子,现在该上初中了吧,不知道怎么样了,真希望这次去能看到她。”

  行动二:捐出几台电脑,需要就送

  同李晓光一样,许多热心读者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东西送到报社了,一位李女士说自己可以捐出四五台电脑,如果需要就马上送到报社,虽然是486的台式机,但是相信对孩子们还是很有用处的。

  行动三:首份捐助来自大学生

  昨日本报接到的首份捐助是来自两名东北大学的大学生,朴津辉与她的男朋友,“我们从学校坐车到北行买了这些东西,算是一点心意,希望孩子们用得上。”说着,他们把一堆本子、铅笔、橡皮倒在桌子上,“那天我们也要去康平,虽然还没工作挣钱,但是也能在生活或学习上鼓励他们。”

  “我给他们买了许多本子和铅笔,看到报道说小姐妹一根铅笔要掰成两半用,我这心里就……”在电话里,读者李娇女士哽咽了,她说自己刚结婚,还没有孩子,但是一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孩子要生活在这样困难的处境里,她的心里就很不好受。

  行动四:数家单位要提供工作

  昨日,有数家单位与本报联系,称自己可以为那里的孩子家长提供工作。

  “我们是晨报的老读者,看到报道特别难受,今天早上集团老总去上海之前还特别交待我们要帮助这里的人和孩子。”一家物流集团看到本报报道后,打来电话说,“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有文化的,可以做仓管员,没有文化和手艺的,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做装卸工,工资待遇都不错。”

  该集团的联系人杨女士说,集团第一次可以提供10个工作岗位,工作地点都在沈阳,如果家长有了工作,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也就解决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比暂时的物质救助要有用得多。

  希望之旅服务

  “希望之旅”11月6日出发

  11月6日,第6次“希望之旅”将奔赴康平县北四家子乡石治玉小学,这是本报第二次联手沈阳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公益活动。

  参加“希望之旅”的读者,都可得到沈阳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结对救助卡》及《荣誉证书》。

  ■行程:11月6日(星期日)早晨8点,在本报楼下集合,准时出发,免费乘坐“希望之旅”车辆,行程2个多小时,到达康平县北四家子乡石治玉小学,现场捐助后下午返回。

  ■捐赠注意事项:沈阳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郑伟说:“平时市民对希望工程的捐助应该送到我们希望办来,通过我们转交到需要资助的学校和地区,防止被误导和欺骗,但是此次‘希望之旅’的读者要亲手把钱物交到孩子们的手上,那就希望读者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被捐助对象的家境、家庭成员、有无劳动能力,以确定有没有捐赠的必要。”

  本报提醒同赴康平的读者,学校会认真安排受捐助学生,参加活动要服从组织和安排,按时集合,统一行动,以免发生走失和落队情况,并关注本报近期动态报道。本报记者王福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