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再造善本传本扬学(望海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5:2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华再造善本”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由政府斥巨资,以现代手段将存世的珍贵善本古籍进行复制,以期文化遗产的安全传承和充分利用。目前已经完成印制工作的善本达400余种。这套书的选录之丰富,影印之精致,学术价值之高,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五千年文明的光芒,中华文化的传承是以薪火相传、世代积累

的方式逐渐实现的。典籍作为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扬主张的重要工具,是物化了的科学思维,凝聚了的人文意识。后世人们可以从典籍中了解先人的社会生活、理想主张、政治得失、礼仪风尚、典章制度、道德观念、战争胜负、朝代更迭、农业丰歉、民瘼疾苦、医药养生,乃至先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等,从而取其精华,创造新的文明。历代都有一批有识之士加工阐释,条编整理古籍,并使之广泛传播承继,正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大大推动了文明的进程。

  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传播,源远流长,而典籍的广泛传播,当归功于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中国的雕版印书始于初唐,成于五代,盛于两宋,旁及辽、夏、金,延袤于元、明、清,雕版印刷的应用不但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典籍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然而时间跨越1400余年之后,唐、五代时期的版印实物,已成吉光片羽,宋元刻书的留存,也是万不一存。清乾嘉以来,藏书家面对宋元旧刻日益减少的状况,就曾呼吁影抄影刻宋元本行世“举断不可少之书,复而墨之,勿失其真,是缩今日为宋元也,是缓千百年为今日也”。其后200年间,又有众多学人为此呼吁过、尝试过。2002年5月,中央政府斥资,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终于使这一愿望成为可能。

  我们欣喜地看到,再造的善本使孤本秘笈化身千百,使历史上流散的珍本延津聚合,配为全帙。更让人欣喜的是再造完成的珍贵典籍,已从深层保护下解放出来,走进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这样的科研、文化传播前沿,摆上学者的书案,还流传到海外,既避免了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对善本古籍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藏与用的矛盾,实现了对善本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又给更多的学者以研究发掘的机会,方便他们更深入地挖掘、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对全世界文化文明发展曾经有过积极、重要的影响,这表明了中华文化的伟大生命力。国人期望承载中华民族智慧、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华再造善本”不仅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也在世界范围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全球范围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国人还期望在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抢救和挖掘更全面、更有力,让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精粹在更广泛的范围共享。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我们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为文化部副部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0月28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