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结算十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5:2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结算十运
南京奥体中心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已经落幕了,按照惯例,很多人都要对全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事在投资和回报上算一笔经济账。从各类人士所持的观点和一些媒体的报道来看,意见不一、褒贬不一,到底是赔是赚一时间难说清楚。

  统计数字的大与小

  本届全运会在各方面都向奥运会靠拢,作为北京奥运会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十运会被视为2008年奥运会的预演。因此,本届十运会在经营上也向奥运会看齐,全面走市场化路线。与以前历届靠国家财力支持的全运会相比,奥运会实行的赞助招商、特许经营、门票销售等营销计划都成为了十运会学习的标尺。在两年的市场化运作中,十运会累计获得了超过4.5亿元人民币的赞助金额,这个数字超过了八运会和九运会的总和,而十运会的主办经费大约为4亿元。

  如此算来,十运会就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赢利的全运会。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这样的计算显然是没有考虑到专门为十运会兴建场馆和江苏省各个城市的市容建设而支出的数百亿元投资。也许有人会说,奥运会就是这样来算账的,城市基础建设和一些场馆的投资不应该算到运动会的账上,这不无道理,但问题是:与奥运会体制有着根本区别的全运会,是否能够用奥运会模式来算账呢?而且,这种算账方法所起源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并没有什么新建场馆和市建投入;而真正运用这种算账方法的韩国汉城奥运会也是在很好地做好了场馆的赛后运营以及奥运村的赛后销售等项目之后才敢说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此外,作为中国体育体制下的全运会所特有的培养运动员、“引援”以及为夺牌运动员发放奖金等巨额的政府财政投入,是不是也理应列为全运会的支出项目呢?

  为了办好十运会,可以说江苏省是不惜血本,政府投入不在少数。当然,江苏人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换得了他们想要的一切———顺利抢到金牌榜首位;高额的赞助回报;体育软硬件的大幅度提升;城市“名片”顺利打出……目前种种迹象都表明,江苏在十运会上是成功而且丰收的。但从经济投资和回报上来看,上述很多都是难以量化的,再从“后十运经济”效应来分析,江苏的确还有一大笔“债务”要还,靠大资金投入而过快拉升的体育经济,需要几年时间来做弥补工作。而这几年工作的好坏,也将直接关系到为十运会付出的巨大投资是否能真正有所回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盘算十运会的经济账只是刚刚上路。

  体育盛事的盈与亏

  当然,办十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事最终亏本也是必须事先作好心理准备和有先例的事情。事实上,亏本经营体育盛事也不是中国国内运动会的“专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办奥运会就是亏本经营。各参赛国争夺的是奖牌和国家的荣誉,主办国大都是从国库掏钱补贴亏空,主办国亦认为对东道国形象的宣传以及运动会以外的收入(比如旅游等)能对国家的整体经济有所帮助,但总的来说,主办国为了能承办奥运这样的殊荣,即使是亏本经营,也都是在所不惜。

  雅典奥运会就将这样的理念行到极致,为了百年奥运归家之愿望得以实现,希腊投入100多亿美元办奥运,结果当然是血本不归。在奥运会辉煌的十几天里,希腊人几乎是忘了他们所投入的巨本,而大手花钱的希腊奥委会女主席一时间还成了希腊的民族英雄,奥运会闭幕式的狂欢结束后,希腊人便不得不面对偿还举办奥运巨额花费的现实,夸张一点地讲,全希腊人在今后十几年里都要勒一勒裤带。

  然而大型体育盛会的亏本却并不是必然,过去二十几年里,美国举办过的奥运会就破了“亏本经营”的怪圈。深究其原因,这与美国的体育体制不无关系。美国作为世界上体育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全年任何一天都至少有一项职业比赛比如篮球、美式足球等在进行,尤罗伯斯自然能从美国职业赛事中借得经验和人才来办盈利的奥运。

  美国的职业体育不是由政府官员来管理经营,比如NBA的主席大卫·斯特恩并非是体坛人士,而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当然,美国的职业球队、奥运代表队也追求奖牌和荣誉,他们争夺金牌的劲头,得奖后的荣誉感并不比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差。但是,美国职业赛事和奥运会的主办单位却不是只盯着奖牌,而是在办体育经济。

  体育机制的缓与急

  中国的全运会从第一届开始是由政府完全出钱主办的纯粹的体育盛事,各省市在争夺奖牌的过程中,以运动会的形式促进大众体育。但近几届的全运会却已大大变化,在体育社会化的口号下,全运会逐步开始吸引社会资本,到本届全运会,商业的成分已经极浓,不过,在中国体育体制经营下的全运会到目前为止似乎仍难摆脱亏本的命运。十运会闭幕后,运动员们还将按奖牌发放奖金,而各省市的大众在为所得奖牌兴奋之余,是不是也会想到,每一块奖牌都意味着不菲的财政投入,而更加遗憾的是,这些财政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市场效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举办的最具全球影响的体育盛事。值得高兴的是,北京奥组委已经在不断地改变场馆等建设方案,以节省巨额的投入,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巨大的北京

  奥运会仍然将超过上届的希腊奥运会的投资规模,而规模庞大的中国代表团在出征北京奥运之前,也会有好几年的巨大投入。相比之下,美国奥运队伍仍然是在职业队以及大学里各自为战,至今几乎没有花多少美国联邦政府的奥运经费。

  客观地讲,以美国的体育经济制度来对比中国的体育体制,并不十分合适,因为中国仍然是由各级体育局、项目管理中心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来经营中国体育,并且仍然是以夺取奖牌为体育局和运动队的主要目标。事实上,在举办体育盛事上,荣誉大于经济不仅是体育局的思想,也得到许多中国大众的支持。但是,即使撇开对“举国体制”的争论,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考量,美国的体育经济制度和做法还是值得中国体育机制改革参考和借鉴的,尤其是在中国上上下下都需要资金的形势下,奖牌不应是中国体育最重要的目标。当然,要改的首先应该是中国的体育机制。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0月28日第十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