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行上市:加快股改步伐(对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5: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田俊荣

  建行股票发行是4年来全球最大的股票发行。状况之好,在大型国企海外上市中十分罕见

  记者:据说,建行这次股票发行是4年来全球最大的股票发行,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

IPO(首次公开发行),也是迄今为止境内企业在海外最大的IPO。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郭树清:这次建行向全球发行了265亿股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股票,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这样的股票被称为H股),约占建行扩大后股本的12%。股价为每股2.35港元,筹资额约622亿港元,折合约80亿美元。如果行使超额配售权,筹资额将达到716亿港元,折合约92亿美元。

  建行股票的市净率(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为1.96倍,市盈率(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为14.7倍。市净率、市盈率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在大型国企海外上市中处于高端。

  定价非常合理,遏制了短期炒作因素,也考虑到了投资者的合理收益

  记者:对于每股2.35港元的定价,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说在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的背景下,这样的价格定高了;有的说超额认购那么多,这样的价格定低了;还有的说,交行和港中银卖便宜了。对此,您怎么看?

  郭树清:价格有一个逐步发现过程。路演初期,我们在香港初步确定招股价区间为每股1.8—2.25港元,随后根据市场情况,到伦敦后上调至1.90—2.40港元,最终在纽约定为2.35港元。这个定价是比较理想的。理由有三:

  第一,确定价格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建行的业绩、投资者的认同程度、国际市场大的走势都会对需求产生相当的影响。此外,我们还需要统筹考虑近期与长远、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机构与散户、香港当地投资者与国际上大型投资基金的种种关系和差异。我们掌握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尽可能遏制短期炒作因素,尽可能增加长期稳定因素。

  第二,公开上市的价格,在这个时点很重要,但从长远来看,建行的股票定价实际上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在上市后,一方面,我们自身会不断调整自己的估值,另一方面,投资者根据建行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会作出新的判断。起始时,与市场有较好的契合,比之绝对水平的高低更重要。因此,我们认为交行和港中银的发行都是很成功的。

  第三,这次建行即使按照2.40港元的上限定价也有400多亿美元的订单,也完全能够发出去。但我们最终没定在上限,就是为了从长远出发,为后市发展留出空间,并考虑到了投资者的收益,同时也考虑了其他中介和同行的要求。

  没有“贱卖”给境外战略投资者,没有作出任何有损国家和建行利益的承诺

  记者:不少海外投资者有这样一个疑问:美洲银行和淡马锡这两个战略投资者入股建行时,价格大大低于现在的水平,这是否意味着建行“贱卖”给了战略投资者?或者说引进战略投资者并不太成功?

  郭树清:以显著高于净资产的价格出让,绝不是贱卖。全部金融活动的核心机理是时间有价值、风险有价格。如果能像汇金公司那样注资,今天的回报是增值将近1.5倍。关于战略投资者,我想说明五点:

  其一,所谓战略投资者是指能为建行战略发展带来好处与帮助的投资者。美洲银行和淡马锡符合我们的要求。战略投资者与一般投资者对我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其二,战略投资者在对建行经营状况并不确切了解的背景下入股建行需要极大的勇气,也花费了很高的调查成本,并承担了相当的风险。后来者客观上由此得益。建行能取得一个较高的公开发行定价,与引进战略投资者无疑是密不可分的。

  其三,战略投资者入股建行的价格是一个复合的价格。拿美洲银行来说,首先,它以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购买一部分;其次,在IPO时,以上市价格(即现已确定的2.35港元)购买5亿美元;此外,在未来几年内,享有增持至19.9%的期权,价格以IPO价格为基础加上逐年递增的利息。即使按这几个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来看,建行也是一点不亏的。

  其四,战略投资者入股建行的条件是一揽子的。美洲银行不仅派出50名专家来华协助建行工作,而且确定了与建行业务的非竞争关系。他们承诺,不在华开办新的分支机构,并且关闭已有的零售银行业务。

  其五,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是非常成功的。建行的谈判队伍毫厘必争,即使与国际一流并购团队相比也毫不逊色。谈判进行得异常艰苦,许多次谈到凌晨四五点钟破裂了,然后在白天又恢复了。双方都对自己对手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深感钦佩,因而能够最终建立起理解和信任。

  上市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建行还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记者:10月27日,在中国金融改革的画卷中,是一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日子。这个日子对建行意味着什么?

  郭树清:上市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甚至也不是股改的目标,顶多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但是上市可以加快改革,有力地促进我们经营机制的转变,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上市的原因。

  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需要在许多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造,真可谓万里长征迈开第一步。

  建行不到美国上市是因为不符合其上市条件,这样的议论莫名其妙

  记者:最近有报道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说,建行没有选择在美国上市,是因为不符合美国的上市条件和监管要求,而且对建行的财务报告也表示怀疑。您如何看待此事?

  郭树清:选择到香港上市,是我们做了充分比较论证之后的决定。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无论是市场规模、深度、流动性、对内地公司的研究覆盖程度,还是公司的后市表现,都优于美、欧市场。其资本市场的监管水平与标准也为国际所公认,符合我们上市的目的。另一方面,选择到香港上市,在语言、文化、地域交通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小孩子都知道,北京飞香港的机票比飞纽约要便宜得多。

  目前,我还无从查证你说的报道的真实性。假设我过去做外管局长时,批评英国或日本的企业在他们国家自由从事外汇交易,说他们违规,大家一定会十分奇怪,感到荒谬可笑。

  全流通不会导致外国资本控制国有银行或国有控股地位下降

  记者:建行是第一只以全流通方式上市的H股,其国有股在资本市场上可以全流通。有人担心,这么做可能会导致外国资本控制国有商业银行,或者国有控股地位下降;还有人担心,这么做可能导致市场更容易波动。对此,您有何评论?

  郭树清:建行以全流通方式上市,显示了我们在国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上与国际接轨的决心,也成为H股市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良好开端。按我的理解,首先,金融是一国的经济命脉,任何国家对金融都高度重视,国家会对主要的商业银行保持绝对控股地位。其次,建行的大股东,无论是汇金公司,还是美洲银行、淡马锡,都有持股的锁定期,与一般的投资者不同,他们无法想卖就卖,而且他们也都是对市场及小股东高度负责任的投资者。

  从“官商”作风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这是改革中最难的问题

  记者:有人形容您是建行的“上市推手”。上市是不是您到建行以后做的最为重要的工作?

  郭树清:坦率地说,我认为内部改革和管理比公开上市更为重要。半年多来,我只把20%的时间放在上市问题上,其余80%的时间都用来抓内部的各项工作。建行下一阶段面临三个方面挑战:

  一是要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竞争,特别是应对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严峻形势。这个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难。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只满足了1/3的需求,银行服务最多只满足了1/2的需求。各家银行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做各的经营文章。

  二是要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包括推行业务单元制,减少横向层级,建立成熟的激励约束机制等等,这些就比较难了。

  三是全体员工的观念更新,从过去的“官商”作风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理念。这是最为要害、最为困难的一个问题。我来建行不久就发现,许多网点的排队问题非常严重;有些汇款和转账业务非常繁琐;住房贷款和还款及公积金查询有时也很不方便。我直接处理了几十起客户投诉。值得引起深思的是,有的投诉发生在最先进的分支行,而且最初自查时竟然认为自己完全没有责任。

  这些事实说明,一家商业银行要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是非常难的。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如果没有做到每一个机构、每名员工都树立起新的观念,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半年多来,全行一直在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和进行整改。

  银行操作规章越来越复杂,想过客户会有多么的不方便吗

  记者:“以客户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有“微笑服务”就足够了,还应体现在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机制、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是不是这样?

  郭树清:是这样的。在这些方面,建行已初见成效,但做得还很不够,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长期重视公司客户,重视基建贷款,忽视了个人业务的发展。

  其次,我们的业务流程不是以客户方便为出发点,而是以自己的管理方便为出发点的。不仅沿用几十年的老规定,还层层加码,操作规章越来越复杂。往上加东西不用承担责任,还能获得“加强风险控制”的美名,我们的同志往往乐此不疲。

  再次,把提高服务质量与加强风险管理对立起来,缺乏人性化的服务,没有体现对客户的尊重,“官商”气息太浓。我经常问各级管理层,想过客户会有多么的不方便吗?你自己去网点做过几笔交易呢?

  此外,没有差别化服务。差别化服务不是说要不平等地对待客户,而是要从商业角度考虑,区分大额业务与小额业务、批发业务与零售业务、公司客户与个人客户,要有不同的流程、不同的价格。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8日 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