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档案传承城市文明(今日聚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5:50 人民网-人民日报

  

用档案传承城市文明(今日聚焦)
上海浦东新区档案局新办公楼。

  本报记者屠知力摄

  刘灿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档案馆是一个远离现实生活的清冷场所,档案则是静静搁置的一摞摞资料……然而,上海浦东新区前不久在全国文明城区的测评中得以顺利通过考核,档案立下了汗马功劳。浦东新区档案局留下了翔实的城市建设档案,使检查人员能迅速、准确、深入地了解浦东新区建设的真实情况。

  说起档案,浦东新区档案局局长钱娟滔滔不绝:“美国世界贸易大厦毁于‘9·11’事件,想过原样重建吗?一模一样怕做不到吧?不,完全可能!只要大厦的档案完好无损,建筑师们便可以‘依葫芦画瓢’,复制出别无二致的世贸大厦。这,便是城市建设档案的魅力……”这位2005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带领自己的团队,用一页页案卷、一张张胶片,忠实地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为城市建设书写历史

  12年前的浦东,开发建设热火朝天。从那时起,负责浦东新区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的钱娟敏锐地意识到,正是这些新的建筑编织了浦东崛起的壮丽历程,为新的“万国建筑群”修史立传正是城建档案的责任。在她的主持下,浦东城建档案的建立以高标准起步,从制定标准规范入手,对新建的每一幢楼、每一座桥、每一条路,从立项到招投标、设计、审批、建设直至竣工全程跟踪,就连工程进行中的每一项修正或变更决定也要一一存档。

  钱娟说:“档案要忠实留下浦东阔步前行中的每一个脚印,那是一笔宝贵的记忆,承载着刻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任。”浦东的城建档案不断提高验收标准,库藏档案数量累计达到180万卷,并形成了载体多样、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管理科学的馆藏体系。

  用现代科技整合档案资源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高标准严要求,档案信息资源的处理、整合必须加速采用先进技术。”钱娟自豪地说,“我们彻底改变了档案建立靠‘捆捆扎扎,糨糊刷刷’的落后面貌,档案工作正一步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

  面对每年平均递增18万卷的巨量档案资料,钱娟瞄准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力主加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缩微影像技术,中华第一高楼、88层的金茂大厦原本2000多卷的建筑档案,转换成缩微胶片,一个小手提箱就装下了。在为重大工程服务中,浦东城建档案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世纪公园、金茂大厦、城市旧区改造、世博动迁基地、浦东干部学院等重大工程除了有完备的文字、图片档案,还有完整的视频影像资料,单是小陆家嘴地区新建筑专题片就达100多部。

  短短几年间,浦东新区档案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率先”———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心首家通过ISO9001∶2000体系认证,首创“工程档案跟踪管理体系”,创建了全国性的档案全文数字化与安全保障应用示范基地……

  让文明的记忆服务社会

  静止的档案要变“活”,关键是一个“用”字。南浦大桥是上海在黄浦江上建的第一座大桥,由于自行设计建造这种斜拉索桥还是首次,投入不小。后来建造杨浦大桥,充分利用南浦大桥的档案资料,明显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到建卢浦大桥时,更是轻车熟路了。至于现代楼宇,由于管线铺设越来越复杂,要管理、维护好一幢大楼,离开完备的档案资料将寸步难行。

  然而,这才仅仅触摸到档案“海洋”的边缘。钱娟说:“档案工作博大精深,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特别是今天,从前那种资料成了档案便多年无人问津的状况不复存在,各种各样的档案正在服务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服务公共文化建设,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大作用。”今年上半年上海世博园建设动迁时,8000余拆迁户中有7900多户都到浦东新区档案馆查过自家房产资料,手中有了按政策获得一定标准动迁房的准确依据。

  于凭栏处听涛声。一向默默无闻居于“后台”的档案工作,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大舞台上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28日第十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