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准教师准医生不再包分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9:43 南方日报

  本市生源医护类毕业生首次改为自主择业

  准教师准医生不再包分配

  首批13所医院设立培训基地

  本报讯(记者/洪奕宜)从今年起,深圳将不再对本地生源师范、医护类毕业生就业实行计划安排,全部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据了解,今年200多位本市生源的医护类毕业生,至今仍有近一半未能顺利找到工作。首次“放手”让这些习惯了统一分配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为了帮助他们,昨天上午,市人事局、卫生局联合举行了深圳市医护类毕业生培训基地挂牌仪式,在市、区属公办医院建立岗位培训基地,为未能实现就业的医护类毕业生提供1年的岗位培训。

  “保护伞”的收起体现了就业平等的原则,人们提出的另一个疑问:这些岗位培训基地面对的只是本市生源的医护类毕业生,接受了培训是否就意味着解决了就业?这会不会又是另外一把“保护伞”?

  “放手”之后力不从心?

  去年,深圳市人事局在答复市人大代表李慧民等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市生源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的议案》时表示,从2005年起对深圳生源师范、医护类毕业生就业将不再实行计划安排,改为全部进入市场自主择业。虽然“统一分配”的模式在几年前已经逐渐被自主择业所取代,但是由于医护类专业的特殊性,直至去年都还是采用“包干”形式,自主选择对医护类学生来说尚属首次。

  邓佳是南方医科大学2005届医科类毕业生,虽然就读期间也曾在一些医院实习过,但是毕业找工作时却困难重重。“很多城市像广州,对本地学生都有一定的保护政策,有优先安排就业的倾斜政策,我们非当地生源的学生就感到很无奈和无助。”

  而让邓佳倍感着急的是,如果找不到接收的单位,就意味着无法完成考取职业资格所必须的实习经历,而没有这张职业资格证书,任何一家公办或私人医院都不会接收你。

  医务人员急缺?

  一方面是医护类毕业生为找工作而烦恼,另一方面却是医疗人员的不足,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深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按照医疗技术人员与社区人员1:2000的比例配置,全市已组建了由2600多名技术服务人员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平均每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8到9人。各个社区也是根据实际居住人数情况来配置医务人员,大的社康中心配备有20至30人,小的只有2、3人。与国外一些城市相比,1:2000的配置比例并不高。据了解,几个区中只有福田区和宝安区为各自的社区服务中心核定了编制,其中福田区就为每家中心核定了3个编制,而其他人员都是聘请的兼职人员,没有固定编制,人员流动性大,难以保证一致的高标准服务质量。

  邓佳告诉记者,她和其他同学也尝试过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工作,但是最终也因没有职业资格证而遭拒绝,“一般都会觉得我们没有经验,不愿意接受我们。”

  岗位培训是否包就业?

  因为几个月找不到工作,邓佳和其他几位同学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为了帮助他们完成取得职业资格所必须的实习经历,市人事局和市卫生局决定在本市公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岗位培训基地,为未就业的医疗、护理、医技、公共卫生类深圳生源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岗位培训,市人民医院、南山医院等13所医院首批建立了培训基地。据了解,目前这约100位未就业的毕业生已被安排到这13个培训基地,培训期间各单位将为参加培训的毕业生提供一定的补贴。

  接受了岗位培训是否意味着就能顺利进入所在医院工作?“培训基地的建立不是包就业,而是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定条件。”市人事局局长王敏说。北大深圳医院院长蔡志明也表示,医院是帮助毕业生完成取得职业资格所必须的实习经历,是否能成为正式员工,还要通过考试。

  蔡志明院长告诉记者,以往深圳生源的医护类毕业生不用经过考试就能直接进入医院就业,这种做法有其弊病,使得这些学生缺乏竞争意识,纪律性也不强,虽然表现不差,但是达到优秀程度的比率却不高。“岗位培训基地不是包就业,最重要的意义是在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他们以后的就业竞争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