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名外来媳细说生活在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4:40 新民晚报

  本市近十万名外来媳已成为“新上海人”的一部分,但她们多数生活在“弱弱结合”家庭中,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本报日前报道了市妇联有关外来媳生存状况最新调查结果,不少人颇有共鸣。以下是三名外来媳在上海妇女学会组织下,细说了各自在上海的生活状况。

  再苦,家庭也要维持

  王小玉(34岁,初中文化,来自江苏南通)

  我初中没毕业就来到上海,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一开始,我们夫妻俩生活状况很好,可我生了儿子后不久,丈夫下岗了,生活开始不稳定,甚至陷入困顿。

  过去在乡下,没钱也能过,自己在田里种点菜吃吃就行了。可是在上海,一开门就要钱,一天再省也要十几元钱,如果哪天家里开销超过20元,那我第二天就不买菜,买瓶酱油拌光面吃,填饱肚子就行了。

  俗话说,“贫贱夫妻万事哀”。现在除了吵架,我们夫妻俩已经没什么话好说了。但我想想丈夫人其实不坏,主要是压力太大了。所以我觉得,日子再苦,家庭也要维持下去,哪怕只是为了孩子。

  上海,让我感受激情

  朱志芳(34岁,高中文化,来自江苏镇江)

  我的第一次婚姻是自己选择的,对方是个大学生,尽管家人坚决反对,我还是嫁给了他。但最后,我的婚姻不幸被家人言中,还是失败了。后来,由家人做主,我嫁到上海,婆婆把我介绍到一个台湾人开的奶茶店上班。

  虽然上海没有我想象的好,但它还是让我开了眼界,让我感到一种参与竞争的激情。业余时间我考出了一些证书,学会了打字,还抓紧时间看书充电,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多赚一些钱。因为我有个可爱的孩子,我非常希望他能接受好的教育。除了交给婆婆的伙食费,剩下的钱我都存起来,为孩子准备着。

  同行,夫妻一起成长

  陈江红(32岁,大专文化,来自内蒙古)

  我先生是支边知青,中学时到内蒙古,我和他是中学同学。后来,他到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我也跟着过来了。那时候,我和他还没结婚,又要忙自己的学业,也没有任何熟人和亲戚,我觉得特别孤独无助。后来去学计算机,认识一位离休老干部,他介绍我到一家小公司做计算机维护。

  这是我第一次在他乡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照顾,我非常感激这位老人,也深深感到,凡事要靠自己努力和争取。由于我和先生有共同爱好——计算机,所以相互之间比较容易沟通,还互相督促,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相关链接

  上海不少外来媳家庭的普遍特征是“弱弱结合”。一是收入水平偏低,41.6%的家庭月均收入在900元以下。二是住房条件较差,外来媳家庭购买商品房、二手房的仅占15.7%。而且就业率只有34.6%。但是,87.2%的外来媳对自己的婚姻状况表示满意。

  专家点评:(徐安琪,上海社科院研究院研究员)

  外来媳到上海,有一个融入的过程。一方面是文化的融入,包括语言、生活习惯的适应等;另一方面是家庭的融入。由于外来媳嫁的多是一些经济能力较低的上海男性,因此产生的压力也相对较大。

  面对压力,是把它当成动力,作为一个新起点;还是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这反映了一种生活态度。如果夫妻双方能从正面认识这些压力,充分挖掘自身和家庭内外的资源,对缓解压力将大有裨益。社会也要在就业、经济、住房等方面对特别困难的外来媳家庭予以一定扶助。

  本报记者宋宁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