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世界遗产:缘何“涨声”一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7:35 人民网

  近日,继张家界宣布4月中旬起将票价从160元升至250元后不久,黄山、九寨沟和黄龙等景区也随即发出公告,称将对相关景区门票价格举行听证会,酝酿中的票价涨幅在50%左右,调整后的门票价格均在200元以上。相对于去年年底北京故宫等六处世界遗产门票涨价所掀起的轩然大波而言,面对世界遗产此起彼伏的一片“涨声”,媒体和公众似乎更多的只剩下“无奈的沉默”了。实际上,自2000年9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将故宫等20个著名游览参观点(这20个景点大部分为世界遗产)门票价格管理权限下放所在地的省级地方政府后的五年

间,以世界遗产为代表的旅游景点涨价之风便风起云涌,不断攀升。故宫等世界遗产涨价事件在全国引发了激烈而广泛的讨论,人们围绕世界遗产的属性、功用及其合理使用和平等享有、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利益相关者问题的妥善解决、听证制度的科学化和公益性项目的收益审计等深层次问题展开了讨论。然而,争论的结果既没有影响故宫等的涨价,也没能阻止后来者的效仿。

  近年我国的世界遗产管理和利用出现很多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申请世界遗产热潮高涨,世界遗产数量逐年增多,另一方面却是世界遗产地管理问题的日益严重,破坏遗产事件频频发生;一方面是门票不断涨价,不同的行业管理部门、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争抢世界遗产这块“香饽饽”,另一方面却是保护资金的严重不足和遗产质量的日益退化。

  分析世界遗产门票价格频频上涨而冲突问题越来越多的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社会因素必须考虑:其一是社会体制的渐进转型,其二是地方利益的逐步加强,其三是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首先,在社会转型时期,旧的激励-约束机制被冲破,新的机制还未建立;原来的单位制社会正在分解,而新的法制社会尚在形成之中。在这样一个利益关系大改组、大分化的时期,各种被旧体制所掩盖的深层问题都暴露出来,而新的制度安排又难以在短期内设定,尤其是涉及到公共财产、公共资源的管理时,各种利益的争夺和权衡,使得新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而痛苦的博弈过程。世界遗产管理体制问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中国的世界遗产依据其资源特点,分别归建设、林业、环保、文化、宗教、文物、地质等部门管理,在实体组成上,散落于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等之间。多头管理导致世界遗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权力的战场,也形成了责任的真空。

  其次,在中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获得了区域内国有经济的剩余分享权和控制权,而且其区域调控权限和微观管制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强化,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分散决策权的重要主体。来自地方的利益追求,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成为各种问题的根源。在世界遗产管理方面,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管理机构,负责对世界遗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然而,实际管理的责任被分解到每一个遗产地的政府或政府主管机构。遗产地的管理,有设立地方政府行使管理权的,如庐山、武陵源;也有直接设立专业机构管理,如故宫、敦煌。第一种情况地方政府就是遗产地的管理者,政府成为遗产保护、保存、展出、宣传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和义务人;第二种情况由各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然而此类机构一般是设立在各级地方政府之下,由政府直接领导或间接指导监督。地方政府是不但在事实上成为世界遗产的管理主体,而且其行为——决策、措施、行动实际上极大地影响着世界遗产的管理和保护。而在地方政府越来越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准市场主体”、对政府官员依然采取“经济化、数字化”的政绩考核方法的今天,地方利益超越、甚至损害公共利益,成为难以避免的现实。对于那些实际掌握着世界遗产资源,同时又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问题和自身利益诉求的地方政府而言,往往会忽略自身作为管理机构的监督职责,而直接参与对世界遗产的经营,导致监督者和使用受益者的角色重叠,破坏了游戏规则中的制衡性。例如近些年很多地方政府不遗余力、不计成本地投入到申请队伍之列,并非完全出于保护的热情、职责、承诺,而是心存巨大的利益期望。这种狂热的申请热潮,为日后的保护和管理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而巨大的申请成本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弥补,其中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高门票价格。

  最后,我国旅游业2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国内旅游的兴起,使得旅游者的旅游意识增强,激发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当地群众、大小企业对发展旅游的热情,从而给世界遗产资源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冲击。再加上近些年对世界遗产的介绍,申遗热潮的推动,更大程度地激起人们对游览世界遗产的浓厚兴趣。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世界遗产保护运动蓬勃发展。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本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已成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签署《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管理世界遗产工作的深入开展,世界遗产逐渐被国内的学者、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所了解、接受,保护这些“珍贵而脆弱的”资源成为了一种社会共识。然而,在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显然要比其他国家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其中既面临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目标诉求之间的冲突,也面临社会变革转型、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随着中国世界遗产数目的增加和管理问题的频发,各种冲突还会更加频繁和激烈,各种制约也会显得更加突出和棘手,而这些冲突与制约中,有些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除了不断涨价以外,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许我们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