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免于恐惧自由 中国新闻周刊:不确定性让人恐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16:10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事物的艰难并不见得引起恐惧,最害怕的是人对事物的艰难全然没有办法把握,对它的后果完全不可预知。人类进步大抵是不断地化解不确定性事物的过程。所谓化解,实际上是安排一种制度或程序,让人足以应付不确定的事物

  联合国关于人权的文件(中国已经签署)中规定一条,人应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我因为常常对这一条的意义闹不明白,便时不时地想一想。

  人们应该或可能“免于”什么样的恐惧?令人恐惧的事物有各种各样的,能不能对它们做出分类和一般的概括?

  据我自己观察,凡是引起人们恐惧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是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这个词来自经济学,意思是人的生存条件难以把握,以及人的行为后果难以预测。事物的艰难并不见得引起恐惧,因为只要是系统性的艰难,人们会积累经验,大体可以找到应付的办法。最害怕的是人对事物的艰难全然没有办法把握,对它的后果完全不可预知。

  最典型的引起恐惧的不确定性事物,是死亡。人们害怕死亡,死亡好像是确定要来临的,但死亡所引起的后果是人们难以预测的。宗教没有证明人死亡后的彼岸世界究竟如何,而科学也没有证明彼岸世界一定不存在;关于灵魂的存在与否以及它的归宿,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所以,人们对死亡怀有永恒的恐惧,这种恐惧大概不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消失。

  人们对黑暗的恐惧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能够确知黑暗所掩藏的种种麻烦,黑暗就不那么可怕了。

  不确定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自然的,一个是社会的。自然的不确定事物难以避免,但这种恐惧似乎不是困扰我们的主要东西。人类既然在长期的进化中成为万灵之尊,就说明大自然还是可以接纳人类的。

  大量的高不确定性的事物还是出自人类社会自身。近些年,仅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超过10万,自杀死亡的超过30万,不用说,因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数量远远超过自然因素造成的死亡数量。看起来,起草联合国人权文件的先生们讲“免于恐惧”,还是指免于社会因素造成的恐惧。

  减少因为社会性因素造成的恐惧,需要制度设计,也需要技术进步。好的制度有利于减弱事物的不确定性,把难以控制的社会风险转变为人可以控制的过程。例如,通过民主制度的创造,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国内战争。好的技术也可以防范社会风险,例如统计技术和预测的进步,把复杂的经济活动置于政府宏观调控之下,减少了单纯市场调节引起的经济总量的失衡。

  人类进步大抵是不断地化解不确定性事物的过程。所谓化解,实际上是安排一种制度或程序,让人足以应付不确定的事物,见招拆招,减少不确定的事物给人造成的损害。

  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制度来消除恐惧,人们的行为就会有消极的变化。例如,人们如果对财产权没有稳定的预期,成天担心自己的财产被剥夺,使用财产的方式就会变化。醉生梦死,骄奢淫逸,通常是富人心态不稳的表现他可能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把握。日本人在历史上实行“长子继承权”制度,减少了兄弟之间的竞争,财产关系比较稳定,也迫使一些兄弟不得不当武士或商人。这个制度据说对日本近代的商业关系颇有好处。

  财产制度甚至会对一个国家中的其他生活方面发生影响。我们国家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的使用权并不稳定,农民盖房的目的之一是“占地”,所以中国农村的农民住房和发达国家的农民住房就很不相同:中国农民的住房多像临时建筑,而发达国家的农民住房则显得经久耐用。欧洲古代有城堡式的建筑,也与他们的土地关系比较稳定有关系。如果人们总在担心自己的土地会被剥夺,他无论如何是不会下工夫把房子盖好的。中国人用四合院来圈地,用围墙来圈地,总在恐惧自己的地被别人抢走。现在的人不明事理才去唠叨四合院的好处,殊不知四合院对生活是多么不方便。

  尽管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化解恐惧,但总还有许多恐惧不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理性协商或建立制度来消除。避免或减少恐惧的最后办法似乎是宗教信仰。费尔巴哈曾说:“宗教的整个本质表现并集中在献祭之中。献祭的根源便是依赖感……恐惧、怀疑,对后果、对未来的无把握……而献祭的后果……则是对后果的有把握,自由和幸福。”这是我读到的最深刻的关于宗教原因的解释。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党国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