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回炉”的喜与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0:07 红网

  近日,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相继报道沈阳、新疆等地的一些大学毕业生虽然怀揣高等教育的文凭却不能就业,为了拿到就业的“钥匙”,又到当地技校“回炉”学习技能。看了这些报道,令人喜忧参半。

  首先,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的反映。大学生,在我国这个高等教育并不发达的国家,一向被视为“天之骄子”。在人才缺乏的年代,大学生是真正的“皇帝的女儿不

愁嫁”,风光无限,一旦毕业,即有“金饭碗”和“银交椅”恭候着。然而,随着取消就业分配和近年来不断的扩招,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昔日的“天之骄子”风光不再。不但不再是“香饽饽”,不少大学毕业生更面临着无法找到工作的“生存危机”。这其中固然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实事求是的说,这与许多大学生的心态和就业观念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大学生依然抱着“千里马”的心态,不切实际的期待着“好马配好鞍”,在就业选择时两眼只盯着“白领”岗位,对技术工类的“蓝领”岗位往往没有兴趣。结果是处处碰壁,长时间不能就业,给社会、家庭、个人都带来沉重的负担。现在,这些大学生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不再自视清高,放下架子,到技校学习提高技能以谋出路,作出了符合实际的选择。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正日趋理性成熟。

  第二,说明用人单位已开始抛弃过去那种“唯学历”的人才观。曾几何时,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列出的第一条就是“大专以上学历”,甚至“本科”、“研究生”、“博士”,对大专学历以下的人才根本不屑一顾。这种“花中选花”式的招聘,不少事实已经证明,不但用人单位未必就选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人才,客观上也造成了全社会的就业难。现在,一些中专职业技校的毕业生吃香,以至于大学毕业生再到技校“回炉”学本领,反映出用人单位已开始抛弃“唯学历是举”的人才观,在人才招聘上开始注重自身需要与毕业生实际技能的结合,实事求是,不再一味的在学历上“贪高求荣”。这无疑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和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希望。职业技术教育,成为近年来困扰社会的一大问题,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急需高级蓝领人才,“嗷嗷待哺”,而另一方面,不少中专职业技术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导致许多中专职业技术学校难以为继。大学生再到职校“回炉”的现象说明,中专职业技术教育大有可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应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抓住机遇,大胆革新,调整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对口人才,就一定能摆脱困境,重振雄风,这样不但解决了自身的生存危机,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另一方面,大学生“回炉”现象也让人忧虑。事实上,大学生“回炉”是一种无奈的被迫之举。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回炉”,既浪费了社会的教育资源,又加重了家庭负担,对大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损失。我们应该引起反思,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这首先是我国高等教育现存的某些问题所致。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那时强调学生的理论水平、应试能力,直到现在,也以研究型为主,忽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加之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一些学校教学水平滑坡、人才质量下降,很多高校毕业生“论研究,研究不行,论动手,动手也不行”。另外,目前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甚至某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性,一味开设所谓热门专业。比如,随着近几年法学专业逐渐走俏,一些以前没有法学专业的学校也跟着开设,有没有好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却并没有认真考虑。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许多家长存在“孩子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的误区,对全社会的人才需求没有深入真实的了解,盲目的一窝蜂的都把孩子往大学里送。结果是事与愿违,虽然有了一纸高等教育的学历证书,而孩子的就业却并不如意。再者,是政府部门这个公共服务者在人才培养与就业方面角色的缺失与弱化所致。一些政府部门往往认为,既然是人才市场化,政府就无须“干预”,任其自然发展。因此放松了对人才培养的正确引导,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向社会公众提供教育、人才、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客观上导致了“大学热”和再“回炉”的不正常现象。

  总之,面对大学生“回炉”现象,理性的看待,认真的思考,及时的调整,可以避免许多问题,可以打开许多新局面。

  (稿源:红网)

  (作者:平开俊)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