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善政”的核心在于“善做”而不在于“善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0:08 红网

  新华网转发了《半月谈》的一篇领导干部写的廉政时评:《领导干部应多讲善政》。文章从立意到说理,从结构到语言,都让人感到有新意。文章所说的善政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善行政,一个是行善政。善行政,强调的是执政本领;行善政,强调的是执政道德。善行政的本质要求在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行善政的本质要求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我们所说的善政,就是使人民的利益最大化的执政活动。善政的载体是领导干部。它需要领导干部具有高尚的执政道德、科学的执政理念、较强的执政本领和良好的执政

作风。领导干部能够行善政,是事业之福,百姓之福,个人之福。(见2005年10月28日新华网)

  总结得太好了!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如上述所说的那样善政,那真是于国于民于己都是莫大的福气。

  可是,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没能做到善政,其原因不是他们不懂得善政,而是光嘴上讲善政,心里期望别人善政,却缺乏率先垂范把善政体现在实际工作当中。

  在学习上,不是谦虚好学,善思敏行。而是带着功利性去学。有的蜻蜓点水,满足于略知皮毛、学会几个流行语、时髦词儿;有的不珍惜组织提供的学习机会,把交朋好友当主业,学习当副业,作业都懒得写,考试是小抄,年年参加培训,年年还是那个水平;有的家里单位必摆高档书柜,收藏名典名著,但只是摆设,根本不看,有时间也是去看研究权术的闲书;有的学习让秘书代笔,包括学习笔记都得秘书替写;有的学习不是为了武装头脑,而是为了武装嘴巴,专门注重记忆一些专家学者的精典片断,用来给下属讲话做报告时拿出来展示,示意自己的理论水平非同一般,把学习当作装门面的工具……

  在决策上,不是集思广益,善纳群言,而是叶公好龙,道貌岸然。决策是体现领导者善不善政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一把手”出事的事例时常见诸媒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历就是在决策上往往口头上善讲民主集中制,甚至对下属班子要求得极其严格,但到了具体决策事情上就走样了,变着法子搞“一言堂”,有的“霸气”、“匪气”十足,决策某些敏感的事情根本不征求意见,自己直接表态“这事就这么定了错了我负责”;有的“棉里藏针”,自己已经定了主意不直说,拿到会上安排顺从自己意见的人领头发言,暗示大家少说不同意见,让不可行的决策往可行上表态。怀“一言堂”发展到“一支笔”、“一把手工程”、“一团和气”等现象,屡见不鲜,在“一把手”的影响下,班子成员有的在会议上抱着与己有利的争着说,与己不利的拧着说,与己无关的随便别人怎么说的态度,虽然也叫集思广益,但同样是变了味的集思广益,这样怎么能叫善政?

  至于工作上,大讲改革创新而怕改革不创新、大讲解放思想而思想不解放、大喊狠抓落实就是不落实的现象,更是不在少数。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某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往往是来源于坐而论道,只讲不做,要求别人做,自己不去做。在其位不用其心、不善其政,决策不研究规律,不善纳群言;做事凭长官意志,不讲究方法,不察民间疾苦,只想升官发财,甚至为了捞取个人名利,大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个人可能一时“得利”,却为发展留下长期隐患,那么最终受损的是党的形象,受害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带给事业和百姓的就不是什么福气,而是地地道道的祸害,这还谈什么善政?

  因此,要真正实现善政,必须克服只说不做的倾向,做到既说又做,而且做的比说的要更好。

  (稿源:红网)

  (作者:董宏达)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