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薄若瑜 “重庆洋古董”的中国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4:15 重庆晚报

  10月12日,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开幕当晚,薄若瑜携太太及一班朋友相聚临江门一酒楼的露天平台,啜酒并聊天。那是很美的一个夜晚,楼宇灯火通明街道流光溢彩,脚下波光粼粼的嘉陵江欢快地小跑着,仿佛也准备去赴朝天门码头的焰火盛宴。

  良辰美景秋水伊人,端着酒杯的薄若瑜陶醉其间,与他已怀孕数月的重庆籍太太小玉紧紧相拥。在旁人眼里,这个57岁的荷兰籍加拿大侨民,举止斯文彬彬有礼,浅蓝色的眼

睛清澈见底,脸上毫无几十年周游列国的飘泊和沧桑,只有额头的几丝皱纹和略显稀疏的金发才传递出了实际年龄。

  由薄若瑜的重庆太太和朋友们做翻译,记者与“老薄”聊起来。今年9月,老薄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古董店,再加上老薄一直以来享有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名,由此他被朋友们授予了“重庆第一洋古董”的雅号。

  荷兰·阿姆斯特丹

  爱上中国古董的洋小伙

  在还没有成为薄若瑜以前,他的英文名字叫“巴特”,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他的故乡,那里有他的父母兄妹。

  “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艺术品,是在16岁。阿姆斯特丹内城的一条小街上,有一家华人开的古玩店,店主是位和善的中国老太太。我在那里发现了一些像章,制作非常精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追溯最初的兴奋,薄若瑜一脸的神采飞扬。那正是三四十年前风靡国内的毛主席像章,所用材质从金、银、铜、铁、锡到陶瓷、木材、玻璃都有。那位慷慨的华人老太太赠送了他一枚毛主席像章,雪白如玉的圆形瓷面上描着一个青绿的人像。那是薄若瑜拥有的第一块“中国瓷”,他用绸布包裹起来放在身上,随时欣赏。

  “我18岁就报名当了海员,周游世界各国是我最大的梦想。在好长时间里,这枚陶瓷像章成了我的护身符。”薄若瑜说他第一次搭船到香港时,心情万分激动,一整天全用在逛荷里活街,那里汇集的中国古玩店,几乎花光了他一月的薪水。

  一回到荷兰,薄若瑜就迫不及待地往各个古玩店和博物馆里跑,掏出他买的那些中国宝贝让玩家藏家鉴赏把玩。薄若瑜还喜欢与朋友们一边喝咖啡,一边欣赏这些来自东方的瓷器、钱币、画卷、丝绸等。渐渐地,他痴迷上中国的古董艺术品,也知晓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中国帝王的伟业。

  “海员的职业让我有机会走南闯北,别的海员都是捎带什么服装、电器、香水、化妆品,我唯一的兴趣就是收集中国的古玩。”薄若瑜从桌上信手拿起一只茶杯,用眼睛瞄瞄,用鼻子嗅嗅,这番夸张的举动引起一片笑声。“我们知道这个茶杯是‘新的’,其实闭上眼睛,掂掂重量大小我就能基本判断它的年岁。但对外行来说,即使给一个电子显微镜,也未必能弄清楚。识真伪、断年代、辨工艺,学会这三步,我就琢磨了三十多年。”

  加拿大·温哥华

  从空乘到古董商

  1972年,加拿大航空公司到荷兰招收空中乘务员,英俊潇洒气质儒雅的薄若瑜前往应试,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加航的一名“空少”,24岁的薄若瑜从此开始了他“国际公民”的生涯。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加航的工作还不繁忙,我一周飞三个航班,多数是亚洲国家,每月差不多有10天的休息日。每到一地,基本上我只逛三个地方:博物馆、古玩市场和书店。在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我交了许多做古董生意的华人朋友,跟他们学到了不少鉴赏中国古玩的知识。”薄若瑜说。

  薄若瑜做的第一桩大生意是在30年前,他从温哥华的一位台湾古董商那里发现了一件大约四百年前的中国藏传佛教“唐卡”,是一件手工刺绣而成的有精美图案和文字的壁挂工艺品。他立即意识到这件藏品一定会得到欧洲古董商的青睐。几番讨价还价下来,台湾人坚持低于1000加元不卖。30年前的1000加元,相当于那时的5000元人民币,不是一个小数目,远远超出薄若瑜的月薪。他用自己收藏的古董向银行抵押,短期贷款1000加元,终于买下了这件“唐卡”。

  一周后,薄若瑜飞回阿姆斯特丹,很快以四倍的价格脱手给当地一位古董商。而第二天,那位古董商又以五倍的价格,转手卖给了德国国家博物馆。短短数天时间,这件“唐卡”的价格就飙升了20倍,薄若瑜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薄若瑜在加拿大侨居了三十多年,当他从加航退休前,就在温哥华开了一间自己的古董店,专门经营有关中国的古董古玩,取名“轩拿诗”,至今刚好十年。他告诉记者,除了品尝咖啡,荷兰人最大的消遣就是逛古董店和博物馆了。荷兰是世界博物馆密度最大的国家,全国有600多座国立和私人博物馆,古董店更是不计其数。“据我所知,在明清时期,约有三百万件中国瓷器通过海船贸易被运到荷兰,其中不少是绝世珍品。我和许多西方人一样,都有中国瓷器情结,她是神秘的东方艺术的最完美结晶,是我一生追求的缪斯。”薄若瑜面色虔诚地说。

  中国·重庆

  做最厚道的洋女婿

  从1984年开始,薄若瑜随加航的飞机频繁地进出中国大陆,北京的琉璃厂、上海的城隍庙是他经常驻足流连的地方,中国各大城市的博物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那时我还不算一个古董商人,纯粹是为了学习和积累鉴赏知识。在认识小玉之前,我还没有到中国开古董店的想法。”

  薄若瑜与小玉相识于2000年初,北京到温哥华的航班上。从外语学院毕业的小玉一直在做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外贸业务,几乎每月都要往返中加一次。而彼时的薄若瑜,已经五十出头,从昔日的“空少”变成了“空爷”,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已在8年前因患骨癌去世了。

  “您需要什么帮助吗?小姐。”小玉不知道这个多次如是询问的中年洋人是何时开始关注自己的,但是有那么一回,小玉的心情不错,在飞机上就与这位举止优雅的空乘聊起来。到了温哥华后,听说小玉有很多地方还没去游览过,薄若瑜自告奋勇当起了导游。那一回恰好小玉有空闲,便跟着薄若瑜转悠了两天。

  面对一个大自己二十多岁的外国人,小玉最初没往谈婚论嫁方面想。不久,薄若瑜却向小玉求婚了。他采用了两招,第一招是当导游,带着小玉游览北美大陆,第二招是写情书,展现他的渊博知识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老薄的求婚攻势持续了半年多,却是在不经意间打动小玉的。那是他们到洛杉矶旅游时,小玉发现老薄对当地小镇非常熟悉,几乎每一条街道、每一家饭店的名字都知道,甚至还遇见熟人,这让小玉很惊奇。后来老薄告诉她,前妻与他结婚不久就查出患了癌症,听说墨西哥有奇效偏方,他们就定期从加拿大到洛杉矶,再开车出境到墨西哥去打这种治疗针,十几年间走了无数次。

  2001年2月5日,薄若瑜与小玉在温哥华举行了婚礼。老薄前妻的父母出席并担任了证婚人,再次令小玉十分感动。去年初,小玉在龙湖的新家落成,老薄从此正式定居重庆。小玉告诉记者,她和老薄一个是重庆辣妹的急性子,一个是欧洲标准绅士的慢性子,“在家里,他养狗、养猫、养鸟,拿着放大镜看瓶瓶罐罐一看就是几个钟头,回回都说我妈做的菜好吃,夸得我妈心花怒放,称他是个老好人。”

  古董是有生命的

  这是我今生的宿命

  本刊记者:你的中文名字是怎么来的?

  薄若瑜:是结婚时太太给取的。“薄若”与我的英文名“Bart”发音近似,“瑜”有三层意思:一是太太名字里有“玉”,二是重庆简称“渝”,三是太太评价我大智若“愚”。

  本刊记者:现在不少海外人士把中国艺术品带到中国来卖,你怎样看待这股中国古玩的回流潮?

  薄若瑜:由于海外拥有大量的中国艺术品,加上国外古董市场相对更发达,因此,海外很多见识不差的古董商很早就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艺术品。如今这种回流,我认为表明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逐步成熟、规范,并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

  本刊记者:作为外国人在中国开古董店,你认为会成功吗?

  薄若瑜:现在还不知道。以我在温哥华的经验,只要有5个长期固定的买家,就肯定赚钱,现在在重庆我已有了两个老客户。其中一个前天在我这里花3000元买了一件清代的刺绣服装,那是我从德国杜塞尔多夫收购来的。在温哥华我有两个来自香港的大客户,每次来几乎要将我的店买空。

  本刊记者:为什么酷爱中国古董,是为钱吗?

  薄若瑜:说来话长,用中国人的话说,可能上辈子与中国有缘吧。就像有的人喜欢油画,有的喜欢雕塑,而我对中国瓷器一见如故。在我眼里,它们是有生命的,将通过我的手传递下去。虽然做古董生意能够赚钱,但我把钱又花在买别的古董上,这是我今生的宿命吧。

  记者钟斌(记者联系:13102350717)

  网络编辑:甘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