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仑:真情实招反哺“三农”(聚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4: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何伟赖刚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素有浙江“浦东”之称,工业重镇,开放龙头。金秋时节,记者来这里采访,发现了一系列惠农的新鲜事。

  农业:“三招”强筋壮骨

  自东而西穿行北仑,除了规模宏大的临港项目外,碧波荡漾的海水养殖塘,色彩斑斓的花木场,青翠欲滴的蔬菜园,依次绵延几十公里。这里的农业产业带去年创下9.5亿元产值,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基地”。

  据介绍,由于开发开放的需要,拥有585平方公里土地的北仑,至今只有耕地13.6万亩,人均不足半亩。如何让北仑农业强身健体?区里实施了“提上来、走出去、引进来”三大战略。

  “我自己出1万多元,其余7万元都是区政府以技术资金援助的”。在中国杜鹃花之乡———柴桥街道的沙溪村,农民潘南洲在花木大棚里介绍。“棚下铺了热气管,我想要它什么时候开花就什么时候开花。”在该村,仅去年区政府就无偿提供技术补贴资金100万元。

  “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来讲,必须要靠政府加大投入,才能浇开高效之花。近年来,区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已经近2亿元。”北仑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称建精品农业基地为“提上来”战略。如今,该区柴桥的花卉、梅山的无公害蔬菜、白峰的蘑菇、小港的茭白、春晓的茶叶和海产养殖六大优质农产品基地直接催生近1.5万农民增收750万元,而区政府在基地和园区建设上投入了8000多万元。

  引智助农的“引进来”更是“不惜血本”,一系列招贤纳才的举措让浙江农科院、江西林科院、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的科研院所“安家落户”,引进53名全国各地农业专家常年指导。结果促成了该区22家农业龙头企业“一飞冲天”,去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并带动上万农户增收300万元。

  “引进来”不忘“走出去”。到贵州贫困山区的凯里种花养草,姚开平可算较早尝到甜头的北仑花农之一,他算了一笔账:“前年承包的200亩农田,至今已经赚回了几十万元。”为了鼓励有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的农户走出去,该区在2003年出台全省首个“跨区域”发展战略补助政策,并建立了5000亩的“江西北仑产业园区”。

  “三招”强农。去年北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48元,增幅近10%。

  农村:奏响和谐乐章

  走进小港街道鲍家洋村,仿佛走进了一座公园。河面碧波荡漾,岸上柳枝轻扬,村容洁净,楼舍别致。在北仑,这样的村庄已经很多。

  北仑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2003年。当年,该区决定投入1.5亿元打一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攻坚战。首先是兴建区、镇、村三级垃圾处理设施。全区200多个村的垃圾,经村收集、镇压缩中转、区集中填埋的方式,解决了出路问题。新建农村标准化公厕200多座,取代了近万个浙东村民祖祖辈辈使用的粪缸。

  把村庄建在公园里。环境整治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态。在梅山岛的小山头上,因地制宜建成了5个公园。

  北仑财政是舍得向“三农”倾斜的:投入3亿元推进农村二次改水,实现了城乡同一管网供水;投入5.7亿元进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改善了城乡大小河道的水体环境;投入15亿元打造城乡20分钟交通圈,今年10月可实现全区村村通等级公路和公交车的目标;另外,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上将投入近10亿元进行设施改善和人才的引进、培养。

  “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有必要从工商业获得的税收来反哺农业。”区长俞雷说。北仑有这个底气,更有这样的目光和勇气。

  农民:“瞻前”有工作,“顾后”有保障

  随着北仑工业尤其是临港大工业项目的快速发展,该区已有200来个村的土地被全部或部分征用,占总量的90%,由此产生了近10万名被征地农民。

  在大碶街道牌门村正在建造的村落公园,记者碰到了叶平娥大娘。她说:“生活这样好,做梦都想不到。”叶大娘想不到的是,过去的烂泥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臭水塘建成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公园,最让大娘满意的是,她和老伴的土地被征用后每月都能够拿到260元的养老金。更大的欣慰是,她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交20元保险费,就可以享受到最高2万元的“大病保险赔偿”。

  据该区劳动和卫生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累计参保的被征地农民达到6.5万人,占72%;22万农民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5%。

  为扶持农民就业、创业,北仑区2003年至今已投入1200万元,专门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开办生产技术、自主创业、社区服务三类培训,已培训被征地人员为主的农民2万多人,其中6000多人端上了“新饭碗”。北仑区委书记姚力说,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力争在2007年使10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民转市民的历史性转变。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30日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