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望天田”也能旱涝保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4: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赵永平

  千河村农民乐了———昔日春怕旱,秋怕涝,靠天吃饭;如今渠相通,路相连,旱涝保收

  9月中旬,走进重庆市梁平县金带镇千河村,成片的蔬菜田绿意盎然。千河村四组组

长谢安清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水稻收成好,这不,刚收完稻,还能再种一季菜。”

  问起往年的收成,老谢立马皱起了眉头,“年年种稻,春天怕旱,秋天怕涝。”谢安清说,以前种庄稼经常没收成,种菜根本不敢想。虽然咱这里叫千河村,但只有一条桂溪河,春天十年九旱,农民最愁没水秧苗插不下去;肩挑手提浇水,好不容易插完秧,秋天雨水一大就成涝,眼看到手的收成毁了。

  去年年底,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国家和地方投入300多万元,建成一条条灌渠、毛渠,把滑石水库的水送入千河村的5000亩农田,改宽、改直了5公里长的排水渠道,彻底解决了千河村农田的灌排难题。

  “灌区通畅了,旱能灌,涝能排,咱农民种地不愁了!”村民杜庆全指着灌区得意地说,他家今年种3亩水稻,产量达到了5000斤,比丰收年景还多产了600多斤。再加上种菜的收入,今年挣两万多元没问题。

  不光解决水的问题,还要让农产品能运得出去。田间的一条条机耕路相互连通、整整齐齐,解决了农产品的运输难题。村里种菜专业户邓中玉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卖菜靠肩挑,一趟要走40多里山路,菜种多了也拉不出去。现在路好了,农用车从田头拉到市场只要20多分钟,今年她家多种了3亩菜。“现在正是好行情,青菜每斤1元,豇豆每斤1.2元,四季豆每斤2元,今年的收入赖不了!”

  “农业综合开发就是解决农民一家一户想办又办不了的事情。”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刘念慈说,通过第五期农业综合开发,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共改造中低产田116.77万亩,建成优质粮食基地18.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6亿公斤。重庆越来越多的农村像千河村一样尝到了甜头。

  农民增收能力强了———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昔日的“老把式”变成了“土专家”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了,但如果没有科技,仍难以保障农民的稳定增收。重庆农业综合开发依靠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千方百计让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为的就是解决了这一“卡脖子”难题。

  “以前靠经验,现在没有技术真不行。”种了10多年柑橘的永川市黄沙村刘天仁说,以前村里人叫他“老把式”,谁家柑橘有了问题老问他。但前几年老品种退化,换了新品种,“老把式”的经验不灵了,一用农药就掉果,老刘差点赔光了。正赶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技术培训办到了田间地头,“如何保花保果”、“如何配方施肥”、“如何防治病虫”等技术救活了老刘的柑橘。

  “如今刘天仁成了高级农技师,是地道的柑橘‘土专家’了。”村里的柑橘大户李国南说,现在老刘家改良后的5亩柑橘,亩产达到2000公斤,比老品种能多产500多公斤,柑橘育苗也能收入8万多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里的许多人心里有底了,纷纷种起了新品“凤龙”柑橘。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小。作为重庆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万州鱼泉榨菜公司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收购榨菜,辐射带动了周边6万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万州区甘宁镇兴国村何明地就从中尝到了甜头,他说:“用上新品种、新技术,现在的榨菜个头大、产量高、用药少,每亩能比以前多赚400多元。”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陈腾杰介绍,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全市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近100个,先进技术工艺6项,优质竹品种50个。在梁平县,项目区将超级稻技术与水稻三维立体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打包组合推广,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使亩均增产350—400公斤。

  农业竞争力提高了———集中投入、连片发展,把资源优势变成生产力

  如何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刘念慈说,重庆农业综合开发采取集中投入、连片发展,把人、财、物、良种、良技聚集起来形成合力,发挥规模效益。2004年全市土地治理项目从上年的75个减少到51个,产业化经营项目由34个减少到15个,自然灾害毁损项目由20个减少到15个。

  集中投入的效果开始显现。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潼南、南川、梁平等10个县(市)为代表的优质粮油区,以万州、开县、奉节、云阳为代表的优势农产品产区和以九龙坡、南岸等为代表的花卉苗木产区。农业综合开发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在潼南项目区,农民已实现耕地田园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如今土地肥力足了,水稻的产量高了,生态环境也好了。”梁平县人民村的农民李正华掰指头算:灌溉费一年能省几百元;有了机耕路,收割机开到田里,3亩地半天就能收完,能省10个工;项目区推广良种,他去年种上了超级稻,亩产提高了150多公斤;每季稻田可少施一次肥,少喷两次药,每亩节约50多元。统计显示,2002—2004年,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户增收总额2.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出280元以上。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30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