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舞文弄影有硝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13:12 红网-三湘都市报

  上世纪30年代,随着主流文艺界人士大量进入影界,以及专业电影类媒体的繁荣,中国影坛兴起了第一次电影评论与理论的热潮。其中最激烈的一章,莫过于1933年前后,左翼影评人与以《现代电影》为阵地的“软性电影论者”的论战。

  中国最早的一篇所谓的“影评”,只是最后的一句评论换成了中国士大夫式的咏叹:“人生真梦幻泡影耳!”不过要论到影评对电影创作真正的影响,现在可还及不上上世纪

30年代的百分之一。

  当年那一波影评的繁荣离不开左翼文人向着影坛的进军。左翼文人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影评人”小组,在1932年间占领了上海各主要报纸的电影副刊。

  当年名噪一时的“围攻”事件是《人道》和《粉红色的梦》的挨批。批评的结果是,两位导演卜万苍和蔡楚声立刻转变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很快就分别拍摄了《三个摩登女性》和《渔光曲》等左翼电影,可见当时“放大镜”型影评的力量。当时有些电影因为害怕受到评论的鄙视,甚至没来由地在片中加入几句口号,或者在片尾硬补上一段“进步”的尾巴。

  “左翼影评”开始遇到对手是在1933年3月,刘呐鸥、黄嘉谟等人创办了一家《现代电影》月刊。黄嘉谟当年却给电影下了一个有趣的定义:“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他们觉得左翼影评“奢谈意识”,太“硬”,电影“应该是软的”,艺术至上。

  这场电影的“软硬之争”持续经年,双方论战的中心今天看来大概就是“内容”与“形式”之争。谢其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