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俄文化:凝视与对话(出访归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06: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代表团

  一直有种感觉:那就是中国人对俄罗斯的了解,多于俄罗斯人对中国的。

  因为历史的因缘,许多中国人都对这块土地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于俄罗斯文化是肃然起敬地凝视着的,在将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这种凝视穿越了

红旗漫卷的革命、壮怀激烈的建设和波澜起伏的巨变。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确乎只是一种凝视,还不到真正的对话和交流。就像当年郭沫若所形容的那样,两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如同洪流和溪涧,并不平衡。这一次,在走进俄罗斯时,我们的心中就揣着一个“悬念”: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俄文化的交流是否到了一个可以竞相奔涌、相互激荡的时候?

  “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罗斯对中国有着前所未有的兴趣。”在拜访俄罗斯总统办公室主任梅德韦杰夫时,他短短的两句话,让我们的眼前掠过多少历史烟云。从蜜月般的结盟,到噩梦般的对峙,再到今天“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个“前所未有”的背后,有着多么激荡人心的内涵!

  可以为梅德韦杰夫的话做注脚的,是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介绍的情况:中俄两国元首决定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的消息传出,来自俄罗斯各部门和企业的申请雪片般飞向中国外交部。

  在俄罗斯看来,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中心是亚太地区,而中国至关重要,必须加强与中国的交流和合作。《俄罗斯报》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的读者很关心中国发生的事件,报纸很重视对中国经验的报道,宏观到经济改革、农业改革、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具体到在第一时间刊登中国个税起点调整的消息。

  “我们确实有很多共同点。我们的目标就是继续寻找共同点,发展共同点。”访问莫斯科的第一天,俄新社副社长就曾这样对我们说,而在此后,我们不断地为这些“共同点”而惊喜,它让我们有一种感动:几千公里的共同边界,曾经共同探索过的道路、共同分享过的悲欢。这一切让我们有相互倾诉、彼此倾听的热望。

  “今天,俄罗斯对中国的巨大兴趣不仅是国家之间的,也是百姓之间的。”俄罗斯的一位高级官员这样对我们说。“你可以看到莫斯科大小商店里的人,都会用中国话谈生意。”同行的俄罗斯朋友向我们介绍。

  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将目光投向邻邦的土地。现任俄罗斯联邦新闻和大众传播署负责人格里高里耶夫,2003年与几个朋友一起从乌兰巴托开车游览了北京、西安、上海,这个喜欢老子和儒学的俄罗斯人,希望尽快把俄罗斯现代文化介绍给中国,“让伟大的中国更了解俄罗斯,能促进巩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这些年是中俄历史上交往最频繁最广泛的时期,文化交流也随之活跃,但相对于两国人民的热望,相对于两国政府的预期,还有很大空间。在俄罗斯,我们听到,尽管近十年来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总体形象在当地民众眼中越来越好,但大多数俄罗斯人对今日中国的现状,认识有限。中国人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大都还停留在过去,更多的俄罗斯人也只是通过自由市场认识了中国商品和中国商人,对今天的中国文化知之甚少。

  19世纪的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说过:“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着特殊的东西。”这个特殊的东西就是“俄罗斯精神”、“俄罗斯文化”。了解俄罗斯,就不能不走进俄罗斯文化。而同样能够真正理解中国,理解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中断文明的最好方式,也在于解读、亲近它的文化。无论是战略协作伙伴,还是“世代友好”,两个大国的交流合作,离不开彼此文化的浸润沟通。

  在这个“中俄关系历史上的最佳时期”,我们已经有了对话的新环境、新气氛。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中的“俄罗斯年”,就将从商贸、科教、文化等各个领域展现俄罗斯文化的面貌,而两年后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也将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呈现给邻邦人民。

  这是中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也是新世纪里一场不同寻常的文化对话。“我们正在思考通过什么方式,能让两国年轻人把投向西方的目光转过来,彼此对视、相互对话。”俄罗斯驻中国大使拉佐夫意味深长地说,“我想现在是时候了。”

  “把漫长的边界变成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纽带”,2003年,胡锦涛主席在强调中俄关系发展正面临良好的历史机遇时这样说。普京总统在讲到中俄日益广泛的合作时,也特别提到“我相信,今天在人文领域也在出现新的机遇。”

  对于中俄文化交流,我们确实有理由相信,一个时代正在到来。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31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