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母亲撑起破碎的家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09:13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
孩子得了白血病,无力筹措巨额医药费的父亲在一个雨夜里选择了自杀。事隔一年多,10月29日,当记者踏入这个不幸的家中时,所见景象仍令人唏嘘不已。坚强的母亲独立支撑着家里的生计,竭尽所能为孩子延续着生命。 一场病让一个家庭破碎 去年4月的一天,11岁的鲁浩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上紫了一块,就是不见褪,家人发现后带他到门口的诊所去治疗,吃下消炎药后不见好转反而呕吐。丈夫在外打工,独自在家的妻子张紫燕急得团团转,又将孩子带到乡卫生院检查,结果是“贫血”,开了许多补血的药物,又给孩子吊水,可还是不见好转,身上反而肿了个大包,孩子整天哭着说身上很痛。 张紫燕慌了,赶紧带孩子来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医生很快就给出诊断报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张紫燕并没有听懂专业的病名,医生的嘱咐让她立刻坐立不安:赶快住院治疗,拖一点时间孩子就有生命危险;赶快准备医药费,至少要40万。巨额的费用无疑是这个贫穷家庭无法承受的。 打电话把在外地打工的丈夫叫回来后,张紫燕又找了很多人,联系到了在北京的一位老乡后,4月末,她哄着儿子说“带你到北京去玩”。接着,搜光了家里仅有的几千元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块,夫妻俩来到了北京,将孩子安顿在空军总医院。诊断的结果与上次一模一样,还是白血病。夫妻俩的心降到了冰点。在北京呆了将近一个月,他们花光了带来的5万元钱,孩子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医生找到了张紫燕,说她儿子的白血病相对来说要好治些,只要医疗费够了,做完骨髓移植,治好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九十五。 医生的话燃起了张紫燕高涨的希望。她与丈夫商量了许久,决定她留下来照顾孩子,丈夫回家筹钱,顺便打理家里的几十亩农田。然而没过多久,邻居的电话就把丈夫喝药自杀的噩耗告诉了她,丈夫的撒手而去使得她刚刚燃起的希望彻底破灭。 丈夫自杀前精神受过打击 2004年6月3日,42岁的鲁世全喝药自杀。 生前,鲁世全俨然是八角村一位重要的文化人。张紫燕翻出了她丈夫的一本满是灰尘的笔记本,上面抄满了唐诗和名人名言。在这本笔记本的几个边角里,有几句话是鲁世全自己写上去的。其中一句是这样的:“生活越是背叛你,你就越要牢牢地抱住它不放手。”还有一句是:“困难不会把人吓倒,只会使你更坚强、变得更聪明。”然而,他所写的和他最终选择的截然不同。 张紫燕向记者介绍说,她丈夫在家是独生子,从小受父母的宠爱,家里面的农活都是她一个人包了,只有农忙时丈夫才会插手帮一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丈夫都在江西,帮一些船老板捕鱼,一年最多能带回家两千块钱。夫妻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张紫燕困惑的是自己不认识字,也不知道丈夫平时在想些什么。 有两件事,我们也许能从中看出鲁世全自杀的一些端倪。 第一件事是与初恋的女友分手。同村的人都知道,这是鲁世全受到的第一次精神刺激。20出头的鲁世全和邻村的一位姑娘相恋,持续了几年的时间。后来遭遇变故,两人并未成婚,初恋女友最终嫁给了别人。同村的人介绍说,鲁世全那段时间精神极度不稳,后来经人撮合,他娶了比他大两岁的张紫燕,之前两人只见过几面。张紫燕介绍说,婚后丈夫一直闷闷不乐,直到他们结婚的第三年才生了第一个女儿。 鲁世全第二次受刺激是他母亲的死。鲁母曾因受气而喝农药自尽。母亲的死给了鲁世全极大的打击,此后他长年呆在外面打工,只有过节和农忙才回家一趟。 希望儿子能在身边多呆一天 “妈妈回来后,天天哭泣,我猜到家里肯定出了事,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妈妈才告诉我实情,我听到后号啕大哭。如果不是为了给我治病,我爸怎么会自 杀呢?我对不起我爸爸,但我又恨他,就是没借到钱,我病治不了,他也不应该自杀呀!”这是11岁的鲁浩在第二次化疗后写下的话。 丈夫死后,张紫燕带着儿子回到了家中,每隔两个月去北京做4000元一次的化疗。与记者的谈话中,张紫并没有像同村人那样指责丈夫不负责任,而是为自己无力给儿子治病充满羞愧。抚摸着儿子手背上的针孔,张紫燕神情木然地说:“两个月又要到了,所有能借钱的人都借遍了,这一次我不打算再让他去北京,我只想让他在我身边能多呆一天。” 张紫燕的两个女儿都被所在的学校减免了学费。看着两个姐姐都能上学,呆在家里不敢四处活动的鲁浩显得十分平静。他说他不想爸爸,只是觉得很对不起妈妈,因为妈妈经常哭。 小女儿放学后回到家里,见到记者后,急忙从书包里拿出一大撂信纸,都保存得很崭新。她说有一百张,每张上面的题目都是“给爸爸的一封信”。有一封信上这样写到:“你走了,永远的走了,但是我们的家庭仍是这样,没有任何变化。这几天,弟弟的手和身体都很痛,没有好转……爸爸,我、姐姐和弟弟,还有妈妈多么希望你能回来,一家人共度难关,总比让妈妈一个人扛着强,你忍心吗?”(记者左兴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