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花山岩画与壮族歌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11:48 桂龙新闻网-南宁日报

  □ 吕少贤

  人们说宁明花山岩画是一部无字天书,是说它的作画年代、作画方法、内容含义等令人费猜,是猜不透的谜。

  观赏花山岩画,人们大多只从考古、宗教、绘画、舞蹈等角度去解读,因而使破解

花山岩画之谜陷入了死胡同。笔者不久前,在偕同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我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视察花山,在聆听王先生关于音乐创作的经验之谈后,面对岩画曾突发奇想:花山岩画的图像会不会与壮族歌圩有关呢﹖此观点一说出口,竟然得到不少同行的赞赏!

  笔者从小在歌圩上长大,深得其熏陶,并且至今仍年年去赶歌圩、听对山歌。壮族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它起源于宋元以前,而歌圩活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乐神。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种种现象无从解答,以为有鬼怪神灵在冥冥中为之主宰,从风云雷雨、天灾人祸到生老病死等等,一切都归于神灵的支配。所以他们在希望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时,大家便聚集起来唱山歌,以歌媚神、以歌乐神、酬神,祈求神灵来驱邪赐福、保佑平安,因而形成歌圩。到了宋元,因为壮族部落中出现了专门为人祷神的巫婆道公,歌圩才慢慢地由乐神蜕化出来,成为人们自娱自乐和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传统的歌圩场面一般都是男女成群结队同行,对歌时均攀肩揽腰以壮声势。此情此景正好与花山岩画上的一组组人物造型的态势相吻合。从这一思维出发,伫立于花山岩画前,我们仿佛听到一阵阵山歌声此起彼伏,有如徜徉在歌圩上一样。顺着这一思路,笔者斗胆从整个左江流域的岩画分布状况和壮族山歌的特色展开畅想,一幅壮美的古代歌圩图在脑海里便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

  其实,纵观左江流域的岩画群,这种酷似歌圩场面的岩画不仅宁明花山有,龙州的棉江以及大新、扶绥、江州等地的沿江崖壁上也有,只是其规模比宁明花山小而已。从壮族山歌的种类和分布范围来看,最独具特色的是宁明、龙州的壮族山歌“诗”和大新的壮族山歌“西加”,这三种山歌的共同特点是音调高亢、古朴, 犹如天籁之音。如宁明的“诗”,其音调呈大调式135,全曲只有上下两句,当男歌手引唱时,135大调旋律的进行十分激昂雄悍,令人振奋;而女歌手对唱时,“135”变成“1b35”的小调色彩的旋律进行又显得委婉缠绵、撩人心扉。这种大调式的山歌在中国民歌中极为罕见。难怪人民音乐家施光南造访花山时曾对宁明这种“诗” 一见钟情,直言回去一定要将宁明壮族山歌“诗”运用到歌剧的咏叹调中去。与宁明花山相邻的龙州上金、八角、霞秀一带的壮族山歌“诗”长音调,其典型的“#4”音和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堪称一绝尤其是其假嗓的拖腔别具一格,韵味十足,令人陶醉。龙州山歌手原汁原味的演唱曾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大雅之堂,蜚声中外。与龙州壮族山歌“诗”有异曲同工之美的还有大新龙门乡三联村的高腔“西加”。这是一首二声部民歌,它的特点也是用真假嗓结合来演唱,其音高高达“d3”,特别是结尾的大二度和声拖腔令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此外,江州的罗白、和平以及扶绥的柳桥、东门一带流行的“诗”也十分奇特,整首山歌只用三个音123,这三个音经过我们壮族祖先巧妙的组合后不仅不觉得单调,反而显得十分别致而流传至今,使唱者如诉如吟,犹如壮话朗诵;使听者如痴如醉,像是在听人拉家常,句句入耳入心。宁明、龙州、大新、江州、扶绥这几个县区同处在左江流域,都有神奇的岩画,都有奇特的山歌。这种同根同源的壮族文化的产生和传承都与歌圩有关,这大概就是史学界逐步认同的壮族的歌圩文化阶段。

  花山岩画的图像含义深邃,解读这部浓缩的史书既要有严肃的学术态度,同时也需要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中去感受我们壮族祖先创造的这一世界奇迹的天机奥妙和无穷魅力。从开发花山旅游的角度来讲,花山岩画应当是被传说得越神奇越有魅力,越是个难解之谜就越是有人想要破解它。我们宣传花山,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花山,走进花山,与此同时让古老的花山走出宁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而达到我们打造花山文化品牌的目的。

  责编:刘华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