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杂粮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13:26 大众网-农村大众

  为研讨特色杂粮在粮食安全、农产品贸易、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开发水平,促进特色杂粮产业发展,全国农技中心于10月8日~9日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特色杂粮产业化发展研讨会。来自20个省(区、市)农业推广、科研、管理和企业部门的代表约13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发展特色杂粮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一、发展杂粮生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

  会议认为,我国粮食供求即使在丰收年份也是一个紧平衡状态,发展粮食生产是我们农业系统长期的重中之重的任务。我国杂粮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作物的17%和12%左右。大部分分布在海拔较高、水肥条件不高的地方,对当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至关重要,发展这些地方的杂粮生产是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工作。

  二、我国有杂粮生产优势

  会议认为,我国特色杂粮(指小杂粮和薯类的统称)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小杂粮包括粟类(如谷子、糜子等)、麦类(如大麦、燕麦、青稞等)、小豆类(如绿豆、红小豆、豌豆、蚕豆、芸豆等)和荞麦类(甜荞、苦荞)等上百种,我国谷子的面积和产量

  均居世界第1位,荞麦、糜子的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2位,蚕豆占世界产量的1/2,绿豆、小豆占世界产量的1/3。近年来,我国小杂粮出口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4年出口量和创汇额由54.29万吨和2.15亿美元分别增长到128.39万吨和3.81亿美元,2004年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长48.4%和22.6%。2004年全国出口粮食590.62万吨、创汇13.04亿美元,其中小杂粮分别占粮食出口总量的21.74%和29.22%。

  据专家分析,发展杂粮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而且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农业的要求。我国发展杂粮产业具有明显优势:一是资源优势。我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品种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生产优势。二是品质优势。杂粮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属于医食同源产品。三是质量优势。我国小杂粮大多产于自然生态地区,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等一般都能达到无公害甚至有机食品的要求,出口基地更是注重产品质量安全。四是价格优势。我国小杂粮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较强。

  三、加强扶持引导,发展杂粮产业

  与会专家认为,发展我国杂粮产业应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统筹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山西省将小杂粮作为优势产业来抓,探索了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值得同类地区借鉴。二是建立基地,发展支柱产业。各地应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扶持建立外向型杂粮基地,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三是改善品种,强化技术服务。小杂粮生产以自留种为主,品种混杂,生产粗放,产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杂粮产业发展。各地应加强品种改良和良种良法配套,强化技术推广服务,提高杂粮科技附加值。四是加工增值,打造品牌产品。我国虽然是杂粮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杂粮加工产品并不多,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要积极发展杂粮的初深加工,发挥品质优势,开发系列产品。同时,树立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将品牌做大做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五是加强联合,搞好产销衔接。发展杂粮产业,应建立多部门、多行业联合的经济技术协作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做好产销衔接、优势互补,促进杂粮产业化发展。近年来,青岛市农技推广总站通过创建协会、培植特色、打造品牌,探索出一条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国农技中心应牵头组建协作组,联合各方发展杂粮产业。

  (粮作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