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会不会重修胡同遗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12:32 今晚报

  北京是古都,而且是中国最后几个王朝———元明清三代———的旧都。因为时代离得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候,保存是比较完整的。那时,也是我第一次得睹北京风貌:整体的色调是青灰色的。青灰色的城墙,青灰色的瓦顶,青灰色的路面,只有故宫一带的红墙、黄瓦,色调特别亮丽。民居大都比宫殿低矮,北京饭店(远没有今天这样高大)、六国饭店,在当时就算华丽的高层建筑了。刚从上海到北京,拿十八层的上海大厦和二十四层的国际饭店同这些楼房作比较,北京就显得太过古老和土气了。但是,北京有上海无法比的

地方。就说那一圈雄伟的城墙,在上海何曾见过!我就读的汇文中学就在城墙脚下。从城墙的马道爬上去,上面的宽度足够两马对驰。城墙缝里长出的酸枣树,够我们采上一衣兜,一边吃着,缓缓归去。过去的皇家禁地,除中南海成了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其他园林都向平民开放,没有今天这样高的票价,可以漫步,可以荡舟。在城墙的卫护中,这一座完整的古城虽然显得有点陈旧甚至败落,但却非常和谐、优雅,伴着革故鼎新的气象,那氛围令人陶醉。

  逐渐地,北京有了新的楼房,景山后面那隔街相对的两座绿琉璃瓦大屋顶建筑,当初就是新建的军官宿舍。虽是新建,但格调同周围的景色尚能协调,设计者是动过脑筋的,生怕新建筑破坏了旧风貌。这样的大屋顶建筑现在仍留存着多处,并不难看。但不久就遭到了严厉的批判,还有一首讽刺歌曲,歌词是:“我不吹,我不夸,我是个伟大的建筑家。人民有钱,我呀,我呀,我呀我呀我会花哈哈。”连讽刺歌曲都用上了,批判也就没有申辩和讨论的余地。在那以后,火柴盒子式的楼房大行其道,而旧城风格上的协调,也就在“增产节约”、“人民需要”等名目下打破了。建筑学家企图全面保护北京古城的愿望化为泡影。

  天安门前的“三座门”被拆除了,北海门口的金鳌、玉虫东两座牌楼拆掉了,东单、西单、东四、西四的单牌楼、四牌楼也拆了,接着是城墙开了一个个的豁口,和平门是豁口,建国门是豁口,复兴门也是豁口。豁口一开,城墙断了,一座城池的整体性就破坏了。但还不算太惨,就像西安城墙也拆过些豁口,但只是局部破坏,后来还能补上。而北京不同,到了我几年之后重来,看到的已是城墙夷为平地,护城河填为道路那一种景象了。

  这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过去,迷信将来”时代留下的遗憾,已经无须细说。作为反省和补救,今天又把拆剩下来那一丁点儿断壁颓垣,添加一些新砖,修成了古城墙遗址公园,也算聊胜于无吧。

  再后来,北京真是大变样了。从全面保护到重点保护,最后又提出北京建筑之精华在中轴一线的说法。

  为了这中轴一线的完整,永定门重修了。我问吴良镛教授:“您看过新修的永定门城楼吗?”他说:“看过。”我问他的观感,他说:“怎么觉得假模假式的。”此言深合我心。尽管有关方面说是按照原样复原的,但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总不是味儿,墙砖、柱子、门楼,整体的形象,都给人以模型的感觉。对于古代的艺术品,破坏起来很容易,要想恢复,就不容易了。科学技术并不能应付艺术领域的诸种问题,就像现代雕塑的工具虽然大有进步,但要重现霍去病墓前石雕那雄浑的气象,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了。

  北京这中轴一线究竟能保留多少古都的风韵,我很怀疑。一座城楼,失去了两端的城墙和前面的瓮城,就不会有城楼的风貌。一座城市的面貌,单靠那中央一线也是无法体现的。何况,我们今天还在拆,而且是更大规模地拆。四合院已经所剩无几,胡同在大量消失。没有了胡同和四合院,那条中轴线即便是一朵花,也是没有了绿叶的秃花。

  或许哪一天又会提出重建“胡同”或“四合院”的主张,就像今天重修永定门一样。但重修出来的,我想,也会和城楼一样,给人“假模假式”的感觉。我们正在制造一个新北京,但同时又在失去一个古老的北京。我们不断地拆除真古董,然后又不断制造假古董。“古都风貌”云云,不久,恐怕只剩下了历史的记忆。北京古都风貌的消失,在前是缘于政治的威权,在后则是缘于房产的开发。我说不清这值得自豪还是应当悲哀。当然,五百年后,它仍然会是一座古都。

  古人说,见兔顾犬、亡羊补牢,都为时未晚。其实不然。见兔顾犬或尚未晚,亡羊补牢却定然迟了。如果再这样无限制地拆下去,总有一天,真会闹到重修胡同遗址公园或开始四合院复制工程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