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缘何遭遇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0:05 红网

  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7月1日向农村输送第一 批201名定向毕业生。近4个月过去了,记者近日采访上百名毕业生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回村后“水土不服”难以发挥专长,有的无所事事、内心彷徨,有的不得不外出打工。按当初设想,这批学生不掏学费脱产学习两年,依协议回当地农村,成为农村后备干部或科技示范户。这一办学经验去年被教育部向全国推广。然而首届毕业生面临的却是尴尬。(新华社10月31日电)

  两年前,教育部在全国百县试点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为农村培养急需人才,帮助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毋庸质疑,此举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首届毕业生回农村后遭遇无用武之地的尴尬,让这项“惠农工程”大打折扣,令人感到惋惜,个中原因令人深思。

  在广大农村地区,人才匮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农村出了很多人才,但是绝大多数农家子弟学有所成后,会想尽办法留在城市,真正能回乡创业的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农村急需人才,对人才匮乏的农村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如果人才回乡无所事事,或者外出打工,显然有违政府培养他们的初衷。现在的问题是,农村需要人才,人才学成归来又无用武之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这些大学生们,他们经过了大学生活的熏陶,从繁华都市到落后农村的悬殊经历,产生心理落差、地域落差,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也是情理中的事。他们回到农村“高不成、低不就”,就觉得无所事事、内心焦躁不安。而且这些大学生中还不排除只愿享受不交学费的免费午餐,而不愿意扎根农村的“投机”分子。这部分人拿培训当跳板,自然不会安心农村生活。

  而且农村现状更是他们遭遇尴尬的最好注脚。这些大学生虽然有定向培养的“紧箍咒”和服务家乡、报效父老的凌云壮志,但是农村的现状又令他们无所适从。农村基层组织对大学生回村普遍没有配套政策与激励机制相衔接。他们的工作如何安排、角色如何定位?村领导班子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的工作报酬按什么标准执行?如果太低,他们难以接受,如果偏高,村干部和村民又会心理不平衡。而且不管是创业也好、带领村民致富也好,都需要相当大一笔资金,这笔资金由谁解决?创业风险由谁承担?这些都是问题。

  由于受农村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等现实条件制约,一项本应皆大欢喜的惠民工程,结果事与愿违,还可能会成为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忧虑。笔者认为,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应在工程启动之初未雨绸缪,建立一套完善的预案。现在尴尬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从根本上建立一套长效机制,让“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名副其实。

  (稿源:红网)

  (作者:叶祝颐)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