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市的“笔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4:2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旅人对一座城市的心仪,多缘于一个靓丽的“笔名”或别号。比如成都,其名美曰“蓉城”,让人神往那个后蜀以来遍植芙蓉、远望如锦似绣的妙在,当然还有那个“天府之国”的雅号。而偏居赣南一隅,上世纪30年代一度红星照耀、红旗漫卷、红歌嘹亮,营造了共和国最早家园的瑞金,更以“红都”名扬天下,无不牵人对一座精神圣地之向往。

  我一直以为,这些凝聚也传承着一座城市文化与历史的优美“笔名”与别号,应是

一部城市自传最具标志意味的署名,对这些署名本身的穷源竟委,会抒写出一部部精彩厚重的城市别史。当然,现代社会对一座旧城的重新包装“上市”,有时也需另取一个得体的靓名,使之成为推销一方水土的卖点。比如四川之南坪和湖南之大庸,原本是两个从地名的字眼看上去“平”“庸”到毫无亮色的地方,但当地政府在科学审视自家家底时蓦然发现了周边的绝色风光,而他们居然“衣锦夜行”了数百年之久!直到两地依山托水亮出“九寨沟”和“张家界”的名头———面向社会再版“发表”时,两位无名“村姑”一夜成了绝代双娇。

  但更多的跟风与效颦者并未深谙“名至实归”之真谛,往往为趋利而逐名,甚或署名于“表面文章”,甚或假以虚名,而落入名“负”其实之误区。“徽州”改名“黄山”后就一直为虚名所累,尽管起初的动机是对境内旅游资源的一种指引,但前往者发现,作为风景名胜的黄山与市政府位居屯溪的黄山市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小文开头提及的那座曾让笔者心仪的天府之国,也没能坚守一份凝固千年的历史文化。前些年,那些古蜀人的后代竟然弃李冰治水、三国风云、李杜文章乃至锦绣芙蓉般的历史印象于不顾,为赋予城市定位以国际化的诠释,一度捧出“东方伊甸园”的靓号。这缘于一位当地学者的“发现”,他受美国记者约瑟夫·比奇上世纪20年代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某篇文章启发,“考证”出成都之别号“天府之国”与西方人心目中的仙境“伊甸园”几近等义,而且《圣经》里提到“四条河”,且成都又恰在“四川”,亦惊人相似。当地政府看好其中的卖点迅速跟进,欲为成都“变脸”。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对云南中甸更名香格里拉模式的盲目追随。而把一座城市的定位寄托于一个外国记者的姑妄言之,掏出的那张洋名片大有数典忘祖之嫌,怪不得成都被网站评为“中国最幽默的城市”。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02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